開欄的話 2021年全國兩會將于3月4日拉開帷幕,宣傳思想戰線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今年兩會上將關注哪些熱點問題?在過去一年的工作中,他們有哪些新作為?本報從今日起開設《代表委員履職故事》專欄,帶您了解代表委員的履職故事。 全國政協委員張小影: “雙重身份高度契合” 
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前提是通過大量調研了解社情民意,而媒體對輿論正向引導的前提也是了解社情民意。 “經濟日報權威播報:抗擊疫情,今天有這些好消息【1月26日】”從2020年1月26日起,“經濟日報權威播報”欄目,每期都會出現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經濟日報社原社長兼總編輯張小影的微信朋友圈里。 “經濟日報權威播報”是張小影帶領經濟日報社新媒體部門策劃的新欄目,每期匯集中央關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工作部署、政策措施,以及各地抗擊疫情的好消息。伴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從2020年6月8日起,欄目由每日更新改為每周更新并持續至今,成為目前為數不多仍在持續更新疫情防控工作動態的新媒體欄目。 “去年2月至5月,《經濟日報》各類新媒體平均日點擊量從疫情前的1億多人次增加到2億多人次,峰值超過3億人次?!睆埿∮案嬖V《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新媒體在正能量傳播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證實了媒體融合發展取得的成效。 2020年9月前,在卸任經濟日報社職務前的大半年時光中,張小影一直以全國政協委員與媒體單位負責人的雙重身份履職。 “這兩種身份高度契合?!睆埿∮案嬖V記者。 “參政議政與凝聚共識是政協委員兩項重要職能?!睆埿∮氨硎?,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前提是通過大量調研了解社情民意,而媒體對輿論正向引導的前提也是了解社情民意。政協工作畫出最大“同心圓”的背后是凝聚共識,凝聚共識也是媒體的重要職責使命。 肩負政協委員的使命與媒體人的責任,過去一年,張小影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工作。 面對疫情帶來的困難和挑戰,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有哪些難處?中央出臺的相關扶助紓困措施在各地落實得怎樣,能否“解渴”,還有什么訴求?張小影帶領同事,線下依托經濟日報社調研點收集情況,線上開通新媒體欄目匯聚數據,既通過及時對外發布“小微企業運行指數”進行解讀引導,同時將調研結果提交有關部門,為完善針對中小微企業的紓困政策提供參考。 留意到疫情下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物流不暢的問題,她還帶領經濟日報社與網絡平臺合作,通過直播等形式,幫助滯銷農產品找出路,彰顯主流媒體作為。 “新媒體在反映民情民意、凝聚社會共識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睆埿∮邦H有感觸,“媒體融合為這些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手段,而通過政協委員的履職行為,又為這些意見建議及時轉化為政府部門的政策措施創造了新的平臺與渠道?!彼嬖V記者,在疫情防控初期,自己關于盡快制定完善禁止濫捕濫食野生動物法規和在北京適當調整私家車限號出行等建議,就是通過政協的移動履職平臺提交的,并且很短時間就得到了回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張小影帶來《關于盡快建立完善黨史國史人物音視頻博物館(資料庫)的提案》,依然帶著濃濃的“媒體基因”。 “在百年艱苦奮斗中,我國涌現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留下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目前,這些健在的人物越來越少,急需用音視頻手段搶救性地采集他們親自講述的故事,并加以數字化整理?!睆埿∮氨硎?,在閱讀和保存方式都發生很大變化的當下,這樣既有助于黨史國史重要資料的保存與傳播,同時也能使“四史”教育特別是黨史教育更加生動鮮活,更具感染力。(記者 尹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