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kgy7i"><rp id="kgy7i"></rp></samp>
<object id="kgy7i"></object>
<td id="kgy7i"></td>

<td id="kgy7i"></td>

      <center id="kgy7i"><xmp id="kgy7i">

    1. <optgroup id="kgy7i"></optgroup>

      <button id="kgy7i"><u id="kgy7i"></u></button>

          麗水網首頁 | 處州論壇 | 麗水新聞 | 麗水日報
          當前位置:   麗水市記協 > 媒體動態 正文

          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就2022年中國新聞獎評選答記者問

          麗水記協網 發布時間:2022年09月09日 10:52:04 [字號: ]

             中國記協正式公布新修訂的《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長江韜奮獎評選辦法》,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

             一、為什么要對中國新聞獎評選進行改革?

             答:經過31年的發展變化,中國新聞獎在獎項設置和評選工作等方面積累了一些問題。一是不適應媒體融合發展新情況?,F有獎項按報紙、廣播、電視、網絡不同傳播介質分類設獎,不符合媒體發展實際。二是多維度分類造成獎項交叉?,F有獎項既按媒體介質又按作品形態分類,形成獎項交叉。比如視頻直播既有電視直播、又有移動直播。文字評論既有文字獎項的新聞評論,又有副刊獎項的文藝評論等。三是部分獎項難以從作品角度進行評價。有的獎項滯后媒體實踐。造成上述情況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中國新聞獎一直做“加法”,合并其他多個獎項;二是不斷傳承原有獎項,“打補丁”擴容;三是媒體融合快速發展帶來新聞作品形態多樣化。因此,需要從新聞專業和新聞工作實際出發,對獎項設置進行改革。

             二、為這次改革做了哪些準備?

             中國記協認真貫徹中央辦公廳印發的《中國記協深化改革方案》,高度重視中國新聞獎改革工作,從2021年4月起進行深入調研,先后召開7次座談會,并以多種形式廣泛征求中央主要新聞單位、新聞教研機構、省級記協和專業記協的意見建議,形成了中國新聞獎改革方案。

             對改革方案,新聞界各方面均表示支持和贊同。大家一致贊同“聚焦新聞作品、服務融合發展”的改革方向,贊同“尊重專業、尊重傳統、尊重實際”的設獎原則,贊同“獎數保持穩定、優化獎項結構”的總體思路。各方面都認為,按專業要求以形式體裁為主線設置基礎獎項,同時根據新聞宣傳工作需要以內容題材設置專門獎項,既堅持了新聞作品分類的專業性,又體現了新聞工作的特殊性。

             三、獎項設置改革的總體思路和原則是什么?

             答:中國新聞獎評選堅持“三新”原則,即評選的主體是國家批準的新聞媒體的新聞工作者生產的優秀新聞作品。評選工作應緊緊圍繞新聞作品來進行,以引導新聞工作者鉆研業務、增強“四力”,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獎項設置應順應媒體融合發展趨勢,打破作品形態和傳播介質,貫通各類媒體。

             優化獎項結構,共設20個獎項,獎數為380個。設置基礎獎項,使之更具專業性和包容性,更廣泛覆蓋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群體。設置專門獎項,服務工作大局。強化基礎項、增加專門項、合并同類項、減少交叉項、取消不宜項。

             四、獎項設置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一是以新聞作品體裁為主線設置基礎獎項。設置消息、評論、通訊3大基礎獎項。把文字消息、廣播消息、電視消息3個獎項合并為消息。把文字評論、廣播評論、電視評論3個獎項合并為評論。二是根據新聞實踐設置基礎獎項。保留新聞攝影、新聞漫畫、副刊作品、新聞專欄4個基礎獎項。新聞論文獎項更名為新聞業務研究。三是尊重媒體特性設置基礎獎項。設置新聞專題、系列報道、新聞訪談、新聞直播、新聞編排、新聞紀錄片6個基礎獎項。把廣播新聞專題、電視新聞專題、網絡新聞專題、短視頻專題報道4個獎項合并為新聞專題。把分散在多個獎項中的系列、連續、組合報道合并為系列報道。把廣播新聞訪談節目、電視新聞訪談節目2個獎項合并為新聞訪談。把廣播新聞現場直播、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移動直播3個獎項合并為新聞直播。合并報紙版面、廣播新聞節目編排、電視新聞節目編排3個獎項為新聞編排。四是根據內容題材設置專門獎項。設置重大主題報道、國際傳播、典型報道、輿論監督報道4個專門獎項。其中,國際傳播為保留獎項。五是鼓勵融合發展創新設置專門獎項。增設融合報道獎項,鼓勵運用多媒體手段創新報道內容和形式。增設應用創新獎項,鼓勵媒體應用信息網絡技術,研發“新聞+服務”的創新性信息服務產品。六是取消作品屬性不鮮明的獎項。取消創意互動和頁(界)面設計獎項,突出對新聞作品的評選。

             改革后,中國新聞獎設置消息、評論、通訊、新聞專題、新聞紀錄片、系列報道、新聞攝影、新聞漫畫、副刊作品、新聞訪談、新聞直播、新聞編排、新聞專欄、新聞業務研究14個基礎獎項;設置重大主題報道、國際傳播、典型報道、輿論監督報道、融合報道、應用創新6個專門獎項。

             五、改革如何體現媒體融合發展新形勢?

             答:中國新聞獎獎項設置改革是主動適應媒體變革的必要舉措。一是順應融合發展,打破作品形態和傳播介質,貫通各類媒體設置獎項,各類媒體均可參加各獎項的評選,大大拓展了新媒體參評項目,推動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二是優化獎項結構,以新聞作品體裁為主線,同時尊重媒體特性和新聞實踐設置基礎獎項,使結構更合理,更具專業性和包容性,更廣泛覆蓋包括新媒體從業人員在內的新聞工作者群體;三是服務工作大局,以內容題材為主線設置專門獎項,特別鼓勵融合發展創新,新設融合報道、應用創新項目,以推動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

             六、評選機制有哪些主要變革?

             答:一是堅持傾斜新聞工作一線,副部級以上領導干部不參評,廳局級領導干部非主創人員不參評。二是完善初評機制,初評工作一律由記協和中央新聞單位組織,行政管理部門不再參與作品的報送。三是擴大評委庫,增加懂行專家,減少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人。四是改革評選制度,增設評委實名打分環節,進一步增強評選專業性客觀性。



          〖來源:浙江記協網 | 作者: | 編輯:王沁芳 責任編輯:鄭亞偉 〗

          ©麗水市新聞工作者協會版權所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80016 | 浙ICP備040008-1
          聯系電話:0578-2127345 技術支持:麗水網 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信息內容、建立鏡像

          欧美日韩操逼,欧美日韩大尺码免费专区,欧美日韩第二页,欧美日韩第一页,欧美日韩二区
          <samp id="kgy7i"><rp id="kgy7i"></rp></samp>
          <object id="kgy7i"></object>
          <td id="kgy7i"></td>

          <td id="kgy7i"></td>

              <center id="kgy7i"><xmp id="kgy7i">

            1. <optgroup id="kgy7i"></optgroup>

              <button id="kgy7i"><u id="kgy7i"></u></button>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