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58atu"><strong id="58atu"></strong></object><td id="58atu"><strike id="58atu"></strike></td>
      
      
      1. <table id="58atu"><ruby id="58atu"><b id="58atu"></b></ruby></table>

        1. <table id="58atu"><option id="58atu"></option></table>

            麗水網首頁 | 處州論壇 | 麗水新聞 | 麗水日報
            當前位置:   麗水市記協 > 業務研究 正文

            融媒時代全媒體記者的技能轉型與突圍之路

            麗水記協網 發布時間:2022年08月29日 20:07:00 [字號: ]

              身處“萬物皆媒”的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單一傳播模式早已被即時互動的雙向、多向傳播所取代。媒體構建、采編流程、生產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之際,黨報記者如何在轉型中找準方向,提升核心競爭力?媒體融合步入深水區,我們一方面要順應潮流,創新思維,切換新聞視角,運用信息技術制作出更多符合群眾需求的新聞產品,另一方面,應堅守傳統,一如既往地激流勇進,更好地踐行“四力”,打造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1  “新聞+維度”  提升全媒體記者專業素養

               傳統媒體在表現形式、傳播渠道上都比較單一,對記者的要求也相對單一。當下,在社交媒體平臺“全方位、全過程、全情境”的沖擊下,新聞生產的底層邏輯被全面重塑,傳統媒體拉開全維傳播模式,文字、聲音、影像、動畫等多種媒體表現手段火力全開。這要求記者不僅要在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上作出改變,更要朝著融采、寫、攝、錄、編、網絡設備操作技能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轉變。

               2019年10月,超強臺風“利奇馬”來襲,我們聞“汛”出擊,兵分幾路奔赴防臺救災一線,深入挖掘報道全市各級干部群眾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感人事跡。采訪中,我們用文字記錄感人瞬間,刊發多篇文章,也第一時間將大量防臺一線的攝影、視頻鏡頭傳回,打造出《超燃視頻!超強的臺風,超硬氣的臺州人》《超暖視頻!平凡的人們,帶來最多的感動》等一大批傳播率高、影響力大、感染力強、廣受好評的精品短視頻力作,為防汛搶險救災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并獲得浙江新聞獎三等獎。

               在“中心廚房”的新聞生產模式下,新聞報道已從注重記者個體的單打獨斗轉變為全流程的團隊作戰。在多次抗臺救災、溫嶺“5·12”農用車側翻重大事故、G15沈海高速公路(溫嶺大溪段)槽罐車爆炸突發事件等報道中,一線記者與后方團隊緊密協作,配合無間,快速并高質量地完成報道任務,后方團隊在融媒體報道的制作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浙報臺州分社在實現臺州九個縣(市、區)共享聯盟全覆蓋的基礎上,幫助130余個鎮街、明星村社、重點企業等成立微融站并采用靈活多樣的模式開展合作,將省、市級媒體的融合脈絡向縱深拓展。記者們一方面主動苦練內功、提升技能,一方面與基層深層互動、協同作戰,加快實現融媒轉型,打造出《飄揚的紅領巾 溫嶺“90”后老俞70年的堅守》《近3000天送出50多萬個面包!記者親歷體驗面包的愛心之旅》等一系列融媒體精品。

               2  “新聞+服務”  做好全鏈條新聞服務

               探索建立“新聞+政務商務服務”的模式,對主流媒體來講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要學會用熱點事件進行媒體營銷、品牌推廣,生產出更多高質量、多元化、符合受眾需求的產品,做好全鏈條新聞服務。

               首先,善于“無中生有”,敢于構建新邏輯、新觀點、新樣本。如何讓臺州電力人的故事從小閉環走向大社會到達更廣泛的用戶?2019年,我們策劃推出《“尋找臺州電力之最”系列》,選取臺州供電公司和每個縣市區供電公司最具有代表性的電力人進行全媒體采訪報道,深入海島、跋涉高山、來到檢修現場、跟著電力工人巡線,感受電力人最真實的面貌。

               其次,積極放大關鍵聲音,做精專業內容。2017年是革命年代黨領導的三門亭旁起義90周年,我們提前策劃,與三門宣傳部、亭旁鎮緊密合作,以報紙專版、親歷走訪、現場直播、視頻、H5等形式全方位進行宣傳,在紀念日前夕進行預熱,當天引爆熱點,過后維持熱度,打造精品爆款。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策劃推出溫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專欄,一方面圍繞“美麗溫嶺、活力溫嶺、幸福溫嶺”三大主題,解析溫嶺發展的密碼,以跨版的形式在浙報刊發;另一方面,新媒體以“一縣(市、區)一周”、近20篇的融媒體組合創新報道規模,通過浙江新聞客戶端臺州頻道首屏“霸屏”,浙江日報美麗溫嶺、活力溫嶺、幸福溫嶺三大專版,浙江在線專題等媒體融合報道,全景式生動呈現溫嶺的70年滄桑巨變。同時,還推出新媒體特色產品《3分鐘,一覽溫嶺輝煌70年!》,統計并篩選出溫嶺70年來在不同年度最具代表性的報道予以呈現,引爆社交媒體平臺,收獲極高的話題關注度。

               3  “新聞+創意”  深耕本土,講好臺州故事

               本土化是分社新聞報道和經營發展的最大特色,講好本土故事是分社做精做強新聞產品的最優渠道。臺州是民營經濟發祥地、股份合作經濟發源地、市場經濟先發地,擁有各類市場主體超70萬戶,民營市場主體占99.5%。一方面,臺州的汽車、醫藥、泵與電機、機床等產業在領域內各領風騷,另一方面,由于行業壁壘的存在,民營企業在群眾中傳播度偏低。2021年4月,根據臺州市委、市政府建設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市的總體思路,在臺州市委宣傳部、市經信局指導下,浙報集團臺州分社在浙江新聞客戶端臺州頻道策劃推出《??础芭_”》視頻欄目,聚焦關鍵技術“攻堅者”、細分行業“領跑者”,講述來自產業前沿的臺州故事。

               《??础芭_”》欄目順應媒體智能化、社交化、視頻化、移動化的大趨勢,通過出鏡記者深入臺州企業廠房、生產車間、實驗室等場所實地走訪,通過有溫度、有故事的視頻敘事方式,對外界看來高深莫測的“高端制造”進行大眾化解構,打造生動形象的可視化產品,講述工業新傳奇新風采。一年來,圍繞共同富裕、數字化改革和“雙碳”等主題,《??础芭_”》策劃展現臺州企業踐行臺州共富“36法”,帶動四川藏區農牧民奔富的實踐,觀察“夢工廠”踐行節能減排的超前做法,感受未來工廠、智能車間的魅力。每一期短視頻,以記者個性化視角展現產品背后的硬核性能和科技含量,用詼諧輕松的語言讓硬新聞“軟著陸”,將人們印象中冷冰冰的生產線、機器設備和工業產品,變得貼近生活、貼近受眾,更具可看性。

               去年,金臺鐵路開通,河南鄭州洪災……《??础芭_”》緊扣熱點重點,及時推出金臺鐵路背后的“功臣企業”、捐贈救援水泵的愛心企業等相關報道,展現臺州企業的作為和擔當?!杜?础芭_”》報道的企業涉及全市9個縣(市、區),既有水晶光電、杰克集團、偉星股份、錢江摩托等名企,也有肯得機電、天潤航空、塔羅斯等一批“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專精特新企業,產品更是涵蓋光電元器件、大型模具、汽車齒輪、啤酒桶、環保紐扣等方方面面,充分展現了臺州制造的廣度和深度。截至2022年5月中旬,《??础芭_”》共推出70余期短視頻,浙江新聞客戶端上點擊量(PV)超過2000萬人次,平均每期點擊量30萬,在臺州市及各縣區的傳播力影響力不斷走高。



            〖來源:傳媒評論 | 作者:趙靜 | 編輯:王沁芳 責任編輯:鄭亞偉 〗

            ©麗水市新聞工作者協會版權所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80016 | 浙ICP備040008-1
            聯系電話:0578-2127345 技術支持:麗水網 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信息內容、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