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大橋改造了,村里的道路也翻新了,產業項目一個接著一個在我們這里落地。這兩年,村子里的變化是真大呀!”日前,云和縣安溪畬族鄉下武村村民藍大媽感慨道。 作為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近年來,下武村從落后的小山村變成美麗的新農村,面貌可謂煥然一新。這一切的變化,離不開干群的齊心協力,也離不開幫扶單位的共創共建。 2019年,市人力社保局確定下武村為結對幫扶村后,立即由該局主要領導負總責,精干人員組成駐村幫扶工作組。下武村隨即迎來了發展機遇。 隨后的兩年時間里,除了聯系省人力資源服務協會,捐贈結對扶貧專項資金53.8萬元外,幫扶工作組還幫助下武村謀劃實施經營性的聯建或單建項目3個,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參與制定下武村購買云和縣工業園區新匯廠房計劃,并成功實施。另外,還配合、協調推進省市縣三級人力社保系統參與嘉興港區飛地項目的落實,目前,下武村嘉興港區“飛地”產業園收益分紅每年達20余萬元。 為了改善安溪畬族鄉基礎設施,幫扶工作組還協助配合嘉興港區乍浦鎮做好幫扶項目——村頭橋梁改建工程的實施,并為下武村口橋梁改造工程籌資了2萬元,大大改善了鄉域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協助做好東岱自然村6公里鄉間道路擴建項目的建設。 “現在交通好了,村里的西瓜也不愁賣不出去了?!彪S著下武村交通環境的改善,當地瓜農的種植積極性越來越高。幫扶工作組的工作人員還忙前忙后,落實了下武村50畝高山種植西瓜500O元項目補貼資金。 而在幫扶下武村的同時,市人社保局則積極利用下武村的紅色資源,組織黨員干部到當地開展主題黨日、上主題黨課、開展志愿服務等活動,通過重溫革命歷史、追尋紅色足跡、緬懷革命先烈,實地接受了愛國主義和黨性教育的洗禮。 來源:麗水日報 記者 郭真 通訊員 藍陽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