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58atu"><strong id="58atu"></strong></object><td id="58atu"><strike id="58atu"></strike></td>
      
      
      1. <table id="58atu"><ruby id="58atu"><b id="58atu"></b></ruby></table>

        1. <table id="58atu"><option id="58atu"></option></table>

            首頁 《麗水日報》
            ◎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19 > 弘揚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 新聞報道 > 信息  正文

            “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揚踐行簡報2019年第7期

            麗水網 - 來源:    發布時間:2019-03-06 10:01
            編輯:莫曉鴻 | 責任編輯:胡蘊韻

              編者按:我市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合研究機制,各地各部門黨史、革命史專家學者圍繞“浙西南革命精神”廣泛開展研究?,F將市政協課題組《大力弘揚紅色文化為建設大花園最美核心區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這一研究文章摘錄如下,供參閱。

              大力弘揚紅色文化為建設大花園最美核心區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根據市委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部署和麗水市政協重點工作安排,2018年市政協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為主題,由朱山華副主席帶隊,先后到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瑞金市,福建省龍巖古田以及我市松陽、遂昌、龍泉等紅色遺址開展集中考察調研。課題組通過實地調查、查閱史料、座談交流,對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為建設大花園最美核心區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進行分析研究。

              一、發展現狀

              紅色文化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革命傳統資源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個紅色旅游景點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秉h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后,習總書記就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到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2018年7月28日,黨中央和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這為我們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提供了更為重要的政策支撐。

              麗水市委高度重視紅色文化弘揚、紅色資源利用,市委書記胡海峰到縣(市、區)基層調研,都考察紅色遺址,了解紅色資源利用情況。在市委四屆四次全會上,胡海峰書記強調,作為全省唯一所有縣(市、區)都是革命老根據地縣的地級市,在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留下了光輝戰斗足跡,締造了偉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如今,偉大精神已深深融入麗水大地,流淌在廣大麗水兒女的血脈中,成為激勵一代又一代麗水人堅定理想信念、戰勝一切困難、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的力量源泉。并號召全市黨員群眾,以“麗水之干”擔綱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作出的“麗水之贊”,高質量譜寫“八八戰略”麗水新篇章。

              麗水是革命老區、紅色熱土,是浙江紅色基因的重要發源地和成長地之一。在全國紅軍初創時期,它是中共中央軍委直屬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的重要活動地區;在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時期,它是中央紅軍長征、北上抗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在浙江開辟的第一塊游擊根據地,是中國革命在南方的一個戰略支撐點;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度是中共浙江省委的機關駐地,國共合作領導浙江抗戰的大后方,又是中共中央東南局、新四軍軍部和中共中央華東局的重要聯絡地區;在解放戰爭時期,它是浙江的一塊重要游擊根據地??梢哉f,自1927年初建立黨的地方組織到1949年5月解放,黨領導下的麗水革命斗爭此起彼伏、從未間斷,堅持23年紅旗不倒。長期的革命斗爭也給麗水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這是一筆不可再生的寶貴財富。據有關方面統計,麗水市有革命遺址514處,革命遺址總數位居全省第二。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41個點、省級16處24個點?!罢阄髂细锩鶕鼐皡^”被確定為全省9個重點提升和建設的景區之一。市委黨校安排主體班和對外培訓班學員赴紅色教學基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全年已達9000多人次。

              二、問題短板

              與其他紅色地市相比,麗水市紅色文化發展有自身優勢,也存在明顯的問題和短板。

              一是紅色文化自信還不夠。麗水紅色文化尤其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地位、作用、價值及其獨特性還沒有得到充分認識和肯定,缺乏深入研究、廣泛宣傳。大部分人包括領導干部對這段歷史缺乏深入了解,對麗水弘揚紅色文化、發展紅色產業缺乏自信。

              二是紅色遺址保護力度不大。一些舊址(遺址)、標語等或自然損壞或人為損壞嚴重,有些遺址沒有及時進行修繕。部分革命遺址由于規劃不合理以及拆遷改造等原因,已瀕臨損毀或滅失;有的遺址甚至長期無人管理或被私人占用,一些重要的革命文物(如縣蘇維埃政府印章、通知等)沒有遺存下來,或散落民間。

              三是紅色文化產業不強。由于投入不足,紅色文化旅游產業鏈沒有形成,各紅色景點、景區尚未形成行、游、住、食、購、娛相配套的文化產業體系,紅色文化旅游產品幾乎還處于空白狀態,沒有真正發揮旅游經濟效益。據了解,貴州遵義近年來共斥資20多億元開發13個紅色旅游項目,打造了“四區一城三鎮兩村”紅色旅游精品景區(點)。

              四是統籌協調機制不順。全市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缺乏統籌協調,條塊分割,未成合力,難以形成品牌效應。在紅色遺址的管理上,民政、文化、黨史、鄉鎮、甚至個人,各有所屬,管理不一,大多數遺址沒有獨立的維護經費。

              三、對策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麗水市應牢牢抓住中央和省委重視紅色、扶持紅色、發展紅色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借助國家推進鄉村振興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的契機,大力弘揚紅色文化、打響紅色品牌、發展紅色產業,提升麗水紅色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打造麗水紅色文化新高地。

             ?。ㄒ唬┐蝽懠t色文化品牌

            應深入開展紅色文化研究,挖掘內涵,提煉精神,打造品牌,開發出獨具特色的物質和精神產品,充分發掘紅色文化軟實力。

              1.提煉“浙西南革命精神”。由市委宣傳部、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委黨校等聯合開展“浙西南革命精神”專題研究,提煉精神實質,并深化闡釋其精神內涵,舉辦“紅色文化高端論壇”,召開“紅色文化理論研討會”等學術會議。

              2.提升紅色品牌競爭力。在麗水境內建成以革命戰爭題材為主題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以及建設紅色影視基地。在相關舊址點位建設紅軍戰場遺址類的紅色旅游景點。 

              3.創作紅色文化精品。文化部門可以組織拍攝紅色革命題材影視作品,加大創作力度,通過創作“一臺戲”“一部電影”“一首歌曲”“一系列書籍”等,推出紅色文化精品。

              4.開展紅色文化主題宣傳。組織黨史黨校、教育業部門要以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遂昌王村口、龍泉住龍、云和小順等為依托,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小學生來切身體驗紅色生活,接受紅色教育。創建新媒體紅色文化宣傳平臺。

             ?。ǘ嫿t色教育平臺

              依托各級教育基地、展館等場所,加強革命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增強紅色品牌的影響力。

              1.加快建設開放革命紀念場館。進一步發揮好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遂昌縣王村口革命紀念館等現有展館的宣教功能,改造提升青田縣高湖鎮內馮中共青田縣和舊址、松陽安岱后浙西南革命根據地舊址群,適時啟動蓮都區南山革命紀念館、縉云縣壺鎮一大舊址、慶元縣竹口戰役等重點紀念館建設,使每個縣(市、區)都有一個紀念館。

              2.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建設。重點抓好麗水市委黨校的紅色教育培訓基地這個龍頭,在市委黨校增掛浙西南干部教育培訓學院牌子,加強市、縣教育培訓基地協作。

              3.加快建設基層教育陣地。一些紅色文化重點村可與各村級文化禮堂有機結合,積極建設一批紅色文化講習所。

             ?。ㄈ┌l展紅色文化產業

              借鑒江西井岡山、瑞金,福建古田等地紅色資源開發的成功經驗,探索麗水在推進紅色資源的價值轉化與體驗塑造、推進紅色遺址的功能拓展與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做法。

              1.建設紅色主題創意綜合體。麗水紅色資源開發可以建設若干個創意綜合體,集中紅色文化博覽園、紅色文化觀光、軍事活動主題公園、軍事文化科技體驗帶、農墾休閑養生帶、古村落文化休閑園等多位一體的紅色主題創意項目。謀劃建立麗水市革命遺址園。

              2.推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打破市與縣、縣與縣之間的行政隸屬界限,重新統一規劃布局,推動形成浙西南紅色旅游區塊聯動發展態勢。加強旅游交通網絡建設,打造“旅游快速通道”。

              3.精心培育紅色旅游小鎮。借鑒王村口鎮、住龍鎮等地成功經驗,以傳承紅色基因為核心,以革命戰爭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由分散實施向整體推進轉變,連片開發、串點成線,精心打造一批紅色小鎮。

              4.大膽創新紅色資源開發機制。紅色開發由政府“單打獨斗”向專項、行業、社會“協同作戰”轉變,構建多方聯動、同向發力的紅色文化發展工作新格局。

              5.積極推進“紅色”“綠色”“古色”協調發展。將紅色文化的“紅色”與生態資源的“綠色”、農村古村落“古色”以及畬族風情有機融合,是對“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紅色旅游其基本屬性是文化事業,更多的具有公益性屬性和宣教功能。

             ?。ㄋ模┲匾曧攲釉O計,強化對紅色文化的領導

              1.成立紅色文化領導機構。成立麗水市發展紅色文化領導小組,組長由市委副書記擔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市委宣傳部,黨史研究室、旅委為辦公室主要業務單位。

              2.制定紅色文化發展規劃。編制《麗水市紅色文化發展規劃》和《麗水市紅色旅游發展規劃》,以規劃總攬全局,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紅色資源。

              3.加大紅色文化投入。一方面是資金投入,每年統籌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于發展紅色文化,鼓勵民間資本的投入。各級財政還要設立革命遺址保護工程專項資金,逐步加大對革命遺址的修復保護力度。

              4.爭取更大政策扶持。要積極爭取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對麗水紅色文化的重視支持,在政策、項目、資金上實現傾斜。以江西贛南為例,在2012年《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強大政策支持下,幾年來,頻繁落地的一項項精準扶貧政策,給贛南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生產形態的改變。在紅色文化發展政策上,更要“跑部進京”,向中央爭取政策支持。要積極向浙江省委、省政府爭取扶持,可以參照中央、國務院支持贛南振興發展的做法,專門出臺扶持文件,給予麗水老區人民更大的政策特扶。  


             

            如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電話:0578-2127345),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