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紅船精神的提煉和深刻內涵 1921年8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由上海轉移到嘉興南湖一條畫舫上閉幕。會議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選舉產生了我們黨第一個中央組織,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誕生,中國革命的航程從此起航,“紅船”因此而得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南湖重要講話中所指出的: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政。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在中國共產黨的創立之際,環境異常險惡,任務異常艱巨,但中國的先進分子矢志不渝,他們在建黨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理想信念、精神風貌、思想品德的精華和結晶,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即紅船精神。2005年6月,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首次公開提出“紅船精神”并作系統闡述。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一周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來到浙江嘉興,沿著早期共產黨人的足跡,探尋我們黨的精神密碼。在嘉興南湖瞻仰紅船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讓“紅船精神”永放光芒。 一、紅船精神的提煉 任何精神的提出都不會是憑空產生的,都是基于一定的主觀動因、歷史條件和實踐基礎。從紅船精神的提出、提煉過程來看,同樣離不開這三個基本要素。 ?。ㄒ唬┘t船精神提出的主觀動因 哲學上的精神是相對物質而言,物質是標志客觀存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存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因而精神是在物質的基礎上形成的人的主觀意識世界。紅船精神提出的主觀動因,與習近平同志的對中國共產黨的情懷以及他的主政浙江期間的省域治理思想緊密相關。 早在2002年10月,習近平同志調任浙江后不久,就懷著崇敬的心情專程到嘉興瞻仰了南湖紅船,感悟革命傳統。習近平同志在瞻仰南湖一大會址時說:“南湖是全國的南湖,紅船是全國的紅船,甚至應成為國外友好人士研究我們黨史的基地。這是活生生的革命傳統,年輕人容易淡忘,革命傳統教育十分重要,要不斷擴大影響?!绷暯酵具M一步指出,如果我們的黨員同志能夠到南湖“看一次展覽、聽一次黨課、學一次黨章、觀一次專題片、瞻仰一次紅船、重溫一次入黨誓詞”,將有助于“精神傳承、思想升華”。 在2003年7月的浙江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第一次明確提出進一步發揮 “八個方面的優勢”,推進“八個方面的舉措”的重大決策和系統部署,即“八八戰略”?!鞍税藨鹇浴笔峭苿诱憬洕鐣趾糜挚彀l展總綱領、總動員、總部署。偉大的事業呼喚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必將推進偉大的事業。偉大的精神力量,更是一個時代的旗幟,是一個社會前進的不竭動力。正是在這一實踐背景下,以首創精神為核心、以奮斗精神為靈魂、以奉獻精神為基礎的紅船精神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紅船精神形成的歷史條件 紅船精神就是對中國共產黨創立時期早期共產黨人開天辟地精神形象的歷史概括。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社會矛盾不斷發展和人民斗爭日漸深入的必然結果,中國社會的演變和國際環境的影響,為中國共產黨的產生創造了必要的條件?!皞ゴ蟮母锩鼘嵺`產生偉大的革命精神?!卑殡S中國共產黨誕生而形成的紅船精神,也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 紅船精神是中國民主革命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社會結構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洪秀全領導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和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戊戌變法運動,相繼失??;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也未能改變中國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命運。中國革命發展到這一階段,需要新的能解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革命綱領,新的革命的領導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中國共產黨正是順應求民族獨立、謀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勇立社會歷史發展的潮頭,在南湖紅船上宣告成立,從此使中國革命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p> 紅船精神是中國無產階級斗爭運動發展的產物。無產階級是近代工業的產物,中國無產階級是隨著近代工業的出現而產生的,是伴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和中國民族資本本主義的發展而壯大起來的。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站在了這場政治運動的前列,從此,中國工人階級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國政治的舞臺,同時也表明,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階級基礎已經形成。 紅船精神是馬列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的產物。十月革命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列寧曾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蔽逅倪\動前后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引進和傳播,使許多中國的先進分子轉變了世界觀,成長為馬克思主義者,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紅船精神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在舊式的農民戰爭走到盡頭,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和改良主義屢屢碰壁,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革命和西方資本主義的其他種種方案紛紛破產的情況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薄霸谶@個歷史大潮中,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一個勇擔民族復興歷史大任、一個必將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人間奇跡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p> 1920夏至1921年春,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中國工人運動的蓬勃興起,作為兩者結合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上海、北京、武漢、長沙、濟南、廣州等地以及赴日、旅歐留學生中相繼建立,建黨條件基本成熟,召開全國代表大會也在建黨骨干中開始醞釀。 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召開。出席者共13人,有上海的李漢俊、李達,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長沙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北京的張國燾、劉仁靜,廣州的陳公博,留日學生周佛海以及陳獨秀委派的包惠僧,他們代表著中共早期58名成員。在會議的最緊要關頭,由于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被迫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條畫舫上繼續進行,完成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最重要的議程,紅船因而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 ?。ㄈ┘t船精神提煉的實踐基礎 從時代需求和實踐基礎來看,黨的先進性建設這一時代課題和偉大實踐孕育對黨的先進性之源的探索。紅船精神正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孕育而生。 為進一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更好地肩負起歷史使命,中央決定,從2005年1月開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在全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所謂“先進”,是先行、先導、先鋒的意思。而共產黨的先進性,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工人階級作基礎、以優秀分子為成員、以民主集中制為組織原則所形成的,具體體現在黨的理想、宗旨和路線、綱領、方針、政策之中,體現在黨員和黨的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之中的一種特質。由此可以看出,黨的先進性內含著思想、行為、形象等各個方面要求。其中,思想上的先進是基礎、是靈魂,這就需要加強黨的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教育。 從實踐基礎來看,紅船所在地的南湖區結合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創新實踐,為紅船精神的提出作了必要的實踐探索。時值2005年1月至6月,紅船所在地的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按照中央部署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全區黨員中開展紅船精神的內涵以及如何弘揚紅船精神的大討論。同時區委決定以向社會征集有關紅船精神表述語的方式,讓群眾在參與中接受教育。短短半個月,共征集到表述語663條,并梳理、歸納出“開天辟地、堅定信念、劈波斬浪、揚帆引航”等5條表述語。尤其是此次征集活動,成為一堂面向全社會的黨史教育課,凝聚了人心,振奮了精神。同時,這些表述語雖然已經觸及紅船精神的核心,但紅船精神畢竟是一種偉大的革命精神,這些表述語還顯得零碎,需要一種全面權威的論述,以將紅船精神推向全省全國。紅船精神的提煉就是基于這樣的時代需求和實踐基礎。 二、 紅船精神的科學內涵 紅船精神是我們黨在組織醞釀、宣告誕生及其隨后的革命實踐中形成的偉大精神,它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無產階級政黨的首創精神,體現了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體現了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及肩負的歷史使命,因而,紅船精神具有豐富的內涵。紅船精神的基本內涵,習近平同志用高度凝練的語言概括為三個方面,即“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ㄒ唬╅_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沿著紅船的航向,以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始終站在歷史和時代發展的潮頭?!敝袊锩徒ㄔO是特殊時代、特殊國情而選擇的一條特殊道路,因而沒有現成路可走,沒有現成模式可循,正如鄧小平所說:革命和建設都要走自己的路。開辟新路就需要有“敢為人先”的氣魄和膽識,需要有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勇氣和毅力。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核心。近代以來,中國的先進分子歷盡千辛萬苦向世界尋求真理,就是為解決回答中國向何處去的歷史課題,拯救國家和民族危亡。近代中國在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上,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后繼,但不管是農民階級也好,資產階級也好,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先進的中國人逐漸覺悟到必須另外探索救國救民的新道路。因此,他們選擇和接受馬克思主義,有著明確的目的,從一開始就不是把它作為單純的學理來探討,而是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正如毛澤東所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早期共產黨人在選擇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上的這種徹底的革命精神,在以后的革命實踐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尤其是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在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運用上,中國共產黨更是充分顯示出無產階級政黨的政治品質和精神形象。 首創精神反映的是一種能力狀態。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領導中國人民改變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既是時代的選擇,更是中國共產黨創造性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結果。 從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條件看,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通過新文化運動,實現了思想上的解放,從而為馬克思主義傳播奠定了社會基礎。在思想或者說文化層面,中國共產黨是新文化運動,與初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相碰撞而產生的結果,從而構成了我們黨特有的精神文化,其中包含了三方面:一是高舉起科學社會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大旗,并以此作為改造舊世界的思想武器,具有革命的徹底性;二是在實踐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本土文化的融合,形成自己的思想指南,具有革命的能動性;三是我們自覺地推動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互動發展,具有革命的自覺性。也正是這種文化基因,才奠定了中國共產黨“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精神品質。 (二)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揚起紅船的風帆,以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矢志推動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不斷前進?!崩硐胄拍钍撬枷牒托袆拥摹翱傞_關”“ 總閘門”,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個政黨、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 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支柱。堅定的理想、執著的信念是早期共產主義先進分子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源泉。近代中國先進知識分子世界觀改造的精神途程,穿越了從變易史觀到進化論史觀的驛站,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實質是一場自覺的精神革命與社會革命相互作用的進程。李大釗是在中國出現的第一批馬克思主義者的杰出代表。俄國十月革命后,他首先從中得到這場革命“照見新人生的道路”的感悟;并熱情謳歌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新紀元,是人類覺醒的新紀元”。由此他承擔起向中國人系統全面地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責任。毛澤東后來也回憶道:“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論上,而且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我已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闭窃缙谥袊伯a黨人這種堅定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來改造中國社會的精神自覺,才會在革命實踐中表現出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奮斗精神指向的是一種內在意志和外在品質。在共產主義的傳播過程中,反動勢力視之為洪水猛獸。在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過程中,又遭到敵人暗探的襲擾。但先進的中國人堅持理想信念,順利完成了黨的創建任務。之后,黨在長期艱苦卓絕的奮斗中,歷經曲折而不畏艱險,屢受考驗而不變初衷,靠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由小到大,由弱變強。 從內心世界來看,構成這種意志和品質的靈魂是信仰和信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痹缙诠伯a黨人的內心追求,在外在行為上,表現為一心為了勞苦大眾,為了民族解放的崇高價值追求和勇于擔當的革命品質,這鑄就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百折不撓”鮮明的精神特征。 (三)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載著紅船的意愿,以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努力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睘榱送瓿伞懊褡濯毩⒑腿嗣窠夥拧皣曳睒s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边@兩大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從誕生那天起,就沒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為根本宗旨。 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本質。黨的一大綱領莊嚴宣布:廢除資本私有制,沒收一切生產資料,如機器、土地、廠房、半成品等,歸社會所有。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綱領。中國革命盡管存在著理論準備不夠充分的弱點,但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一開始就具有一個特點和優點,就是以改造中國為己任,并注重同實際結合,同群眾結合?!拔逅倪\動中有一部分學生領袖,就是從這里出發往民間走,跑到工人中去辦工人學校,去辦工會”。中國的先進分子首先到工人中去傳播馬克思主義,促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從而直接推動了作為工人階級政黨的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時,就不是單單注意馬克思主義的宣傳,而是把建立同本階級的聯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黨的一大在討論黨的實際工作時,雖然由于黨員少,力量有限,對于組織工人、農民和軍隊問題沒有形成決議案,但大會通過的決議中明確規定,黨在當前的“基本任務是成立產業工會”,“黨應在工會里灌輸階級斗爭的精神”,并決定安排黨員到工會去工作。黨成立后不久,便在上海組建了領導中國工人運動的第一個公開機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隨后相繼在各地建立了分部,紛紛開設工人夜校,創辦工人刊物,領導罷工斗爭,對中國工人運動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早期共產黨人的精神文化和奮斗歷史,充分說明了真正地深人群眾,實現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并不十分容易,一方面需要有一個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積累的過程;另一方面,更需要有一種行動上聯系群眾的自覺性,必須具備“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政治品質。 奉獻精神體現的是我們黨的一種道德信念。從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以及早期共產黨員實際行動來看,我們就不難發現,道德是“知、信、行”的統一,其中信也就是信念、是核心。立黨為公、忠誠為民是我們建黨的宗旨,也是共產黨人矢志不移的信念,她既有我國民本思想的文化傳統,更有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理論支撐,從而形成了我們黨強大的道德約束力,“立黨為公、忠誠為民”自然也就成為共產黨人的價值坐標。 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在中國政治舞臺上還只是很小的政黨,卻直接面臨著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抗強大的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革命使命。年輕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敢于承擔起領導這場敵我力量懸殊的革命斗爭,憑借的就是一種強烈的愛國熱情,并依靠廣大革命群眾,滿懷信心地以改造中國為己任,把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運用于革命斗爭實踐,自覺地把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結合起來。經過28年的浴血奮斗,建立了新中國,人民過上了當家作主的日子。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共產黨人始終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己任,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因此中國共產黨也成為在全國掌握政權并長期執政的執政黨,帶領全國人民走上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途中。 三、紅船精神的三種形態 作為一種精神來講,紅船精神濃縮了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近代170多年的奮斗抗爭史以及中國共產黨97年的建黨史的時空存在,以一種高度濃縮、高度提煉的形式表達出來。紅船精神具有多元復合形態和豐富的價值內涵。 ?。ㄒ唬┘t船精神的歷史形態 紅船精神串聯歷史、現在和未來,但首先是一種歷史形態的存在。因此,研究宣傳紅船精神不能脫離中國共產黨誕生這一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 紅船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以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董必武等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為中國共產黨注人了紅色基因。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胸懷家國、志存天下的偉大抱負,追求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濟世情懷,18位海外留學生、17位北大畢業生,大量知識分子構成的社會精英,站在勞苦大眾基礎上的階級立場,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自由進步的全球眼光,都注入到了中國共產黨的政黨基因中,構成了黨的紅色基因,也建構了中國共產黨思想、組織、理論先進性之源的初始形態。一大綱領將黨的名字定名為“中國共產黨”。明確黨的綱領為“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直至消滅階級差別;廢除資本私有制,沒收一切生產資料。如機器、土地、廠房、半成品等,歸社會所有”。一大綱領和它民主集權式的組織原則,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自身的理論、思想、組織先進性。 作為建黨精神,紅船精神的史學價值在于它真正完善了中國革命精神的鏈條起點,為一脈相承的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找到了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使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既有了象征意義上的地物形態存在,也有了精神和歷史之源上的史事支撐。實現了中國共產黨精神發展史和創業奮斗史在時空存在上的完美統一,也將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史與近代170年的奮斗史以及5000年的民族發展史,從歷史線索和文化線索上有機地連接起來,使得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史與人民發展史、民族復興史從血脈上融入到一起,升華了精神價值和歷史意義。紅船精神的提出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尋根鑄魂的過程,中國共產黨的性質綱領、組織原則、指導思想都在一大綱領上得到集中的體現,紅船精神內嵌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對于理解中國共產黨是什么、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精神價值。 紅船精神是黨的先進性之源。盡管于2005年才首次系統提出紅船精神,但事實上,回顧90多年黨的歷史,紅船精神始終支撐我們黨站在歷史的高度,走在時代的前列,爬坡越坎,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2005年,習近平同志首提紅船精神,也正值全黨開展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這一大背景,其寓意是非常深刻的。因為,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時形成的紅船精神所體現的中國共產黨歷經曲折而不畏艱險、屢受考驗而不變初衷的英勇氣概,是黨的先進性之源,是我們共產黨人永遠的旗幟。 對今天的共產黨人,尤其是年輕一代來說,黨的先進性可能還是個抽象的政治概念,但回顧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先進性是一種歷史的客觀存在。建黨初期的共產黨組織,歷經磨難,在失敗與成功的過程中逐步積累正反兩方面的經驗。黨發動群眾,廣大職工、青年學生、農民以及各界人士,緊密團結在自己周圍,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正是依靠廣大黨員的先進性,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不顧白色恐怖、環境險惡,團結在黨的周圍。黨組織不斷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黨才會有如此強大的凝聚力。 由此可見,從黨的創建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憑著黨的先進性,中國共產黨在建黨初期就是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和戰斗力。雖然當時黨還幼小,但是黨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所體現出來的先進性,表明她能夠真正承擔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大責任,已經成為任何敵人無法壓倒的新生的政治力量。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起點較高,正如劉少奇所說,“我們的黨從最初組織起就有自我批評和思想斗爭,就確定了民主集中制,就有嚴格的組織與紀律,就不允許派別的存在,就嚴厲地反對了自由主義、工會獨立主義、經濟主義等,因此在我們黨內公開提出系統的組織上的右傾機會主義的理論,是還沒有的”,“就這方面說,我們走了直路”。 ?。ǘ┘t船精神的實踐形態 一條小船誕生了一個大黨,其中精神的力量最重要。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今天的改革開放精神、航天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國共產黨在她所走過的每一個歷史階段,都形成了代表著時代精華的獨特的精神財富。作為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的紅船精神也正是在歷史長河中體現出她的實踐價值。 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凹t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時代高度,是發展方向,是奮進明燈,是鑄就在中華兒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闭菑倪@一意義上講,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形成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無不與紅船精神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 事實上,從中國革命精神內在邏輯看,都是一脈相承的。比如,以“胸懷理想、艱苦奮斗、敢闖新路”為主要內容的井岡山精神;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本質的長征精神;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核心的延安精神;以“兩個敢于’‘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等等,對中國革命的進程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但這些革命精神都與紅船精神有著內在的邏輯,是紅船精神在黨的各個革命歷史階段的具體表現,體現了淵與流的關系。黨的精神財富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強大動力,90多年來穿越時空,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生活在這種精神文化氛圍中的中共黨員,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這種精神文化的價值指向去思考,去做事。社會和人民群眾也會按照這種精神文化的指向作出價值評判,從而成為黨的肌體里內在的不斷涌動著的推動黨的建設的動力。每當我們黨面臨著時代變動所帶來的新的機遇和挑戰時,這種內在的動力就會不斷地推動著黨進行先進性建設的創新,推進著黨的發展壯大。 紅船精神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歷史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的,紅船精神是歷史中國與現代中國的交叉重疊。紅船精神的現實意義在于紅船精神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厚重底色和歷史起點。面向新時代,我們一定要十分重視黨的精神財富的保護和傳承,尤其是要注重黨的精神財富傳承規律的研究。 黨的十九大鮮明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新時代不僅反映今天變化了的現實,也揭示了歷史的起承轉合和存續銜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新時代同中國共產黨建黨時期的時代特征與時代主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共產黨的身份特征和歷史地位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是不曾發生任何變化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中國共產黨的“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仍然是歷史問題在現代中國的演繹,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回答完畢,一代一代中國共產黨的責任擔當和歷史使命就是要答好這張試卷。要回答好這張試卷就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能動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能動搖,始終保持革命者的精神本色,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把握時代主題,回應人民呼聲,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將共產主義的最高綱領與階段性目標的最低綱領結合起來,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化,國內環境如何復雜深刻,都要以革命的精神、青春的姿態始終走在前列,成為時代的先鋒和民族的脊梁。 (三)紅船精神的文化形態 紅船精神所體現的“首創、奮斗、奉獻”的精神實質與核心內涵,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精神力量和價值基礎,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紅船精神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形成了相當完善的理想人格,強調內在道德修養與外在事功的一致與和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達到這種一致與和諧的成人之道,而且特別重視修身,強調人貴在于有義,“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其天下”,要以天下為已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面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必要時犧牲個人生命去實踐“仁” “義”,“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幾千年來,這種救世精神被廣大志士仁人普遍認同,付諸實踐。近代中國落后挨打,更成為中國革命巨大的精神力量。紅船精神就是中年民族精神在近代的特殊歷史背景下的升華。 紅船精神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精髓。紅船精神的誕生與時代的提問是分不開的,或者說對時代特征與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是分不開的。面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社會穩定”的總體性危機,無論是國家官僚、儒家士大夫、縉紳階層還是新興資產階級由于缺乏先進理的指導,都無法支撐起中國現代政治體系的建設,去推動中國現代化的發展,紅船精神從理論內涵上來講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與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它講清楚了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問題相結合,根植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紅船精神蘊含的首創、奮斗、奉獻精神說明了一個深刻的時代道理:中國共產黨自其誕生伊始就是一個使命型和責任型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有能力、有資格成為時代的先鋒和民族的脊梁,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領導核心。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發展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顛撲不破的歷史真理。 紅船精神是黨的革命文化的象征。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近代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是區分中國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標志。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而與中國共產黨同時產生的紅船精神,從此就與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起,成為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取得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勝利。 黨的精神財富作為一種文化,具有文化的普遍功能,她是推進我們黨不斷向前發展的內在動力。歷史已經證明,一個黨沒有先進文化,不可能成為有強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黨。紅船精神就是以創新為核心、以奮斗為支撐、以忠誠為本質的黨的先進文化。弘揚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必然要求各級黨組織在創新中進一步提升執政能力;弘揚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必然要求全體黨員以堅定的理想、必勝的信念、頑強的作風、過硬的本領,克服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困難,戰勝前進道路的風險挑戰,在推進偉大夢想、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和偉大事業中做示范先鋒;弘揚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必然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堅持群眾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心系群眾、服務群眾,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始終不渝地為人民群眾謀利益。 總之,“首創、奮斗、奉獻”構成了紅船精神的特有文化標識和內在邏輯,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