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熱土春潮涌動,革命老區煥發新生。
走進秀山麗水,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矗立的浙西南革命精神豐碑,正擘畫出一幅新時代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壯闊畫卷。 作為全國重點革命老區——浙西南革命老區所在地和全省唯一的全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麗水始終如一地守護“紅色根脈”、傳承“紅色基因”,邁上創建革命老區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的嶄新征程。 回望歷史,紅色記憶歷久彌新。從1927年1月建立浙西南第一個黨組織,到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創建全省第一塊革命根據地,麗水一直有著“映日荷花別樣紅”的革命傳統。 抗戰時期,麗水一度成為中共浙江省委機關駐地。解放戰爭時期,還是浙江三大革命根據地之一。周恩來、劉英、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革命先烈,都曾在這里留下過光輝戰斗足跡,播撒下熊熊革命星火。 2019年以來,麗水深入開展弘揚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活動,自覺肩負起守護“紅色根脈”的時代重任,在全國率先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時代特征的革命精神弘揚踐行新路。 麗水不僅提煉形成了“忠誠使命、求是挺進、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內涵,還通過廣泛開展大學習、大教育、大踐行、大轉化,推動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讓紅色精神融入處州兒女血脈,并以這一最是麗水本土的精神財富,為“麗水之干”這一麗水當前最是緊要的具體行動注魂賦能立根,使其成為麗水最鮮明的精神地標。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大建設、大發展、大跨越的重要歷史關口,全市上下把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強大動力轉化為“麗水之干”的自覺行動,形成了崇尚實干、以干為重、以干圖強的濃厚氛圍,干部群眾迸發出團結奮斗、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澎湃激情! 率先編制紅色資源價值轉化規劃,打造全國紅色文化融合綠色發展高地,實施76個紅綠融合發展標志性項目,推進100個紅色鄉村振興……麗水一手抓保護,一手抓利用,先后從政策體系、地方立法、產業發展、重大平臺著手,激發紅色資源系統性保護和創造性轉化,打響“紅色浙西南、綠色新麗水”區域品牌。 依托紅色資源稟賦,麗水推出533處革命遺址紅色體驗點、103條紅色研學線路,“串點成線”打造出“紅色文化+經典文創”“紅色文化+民族風情”“紅色文化+健康養生”等一批特色發展范例。 遂昌縣王村口鎮是浙西南革命史上最重要地標之一。如今,通過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蝶變成省級首批5A級景區鎮、省級紅色旅游風情小鎮。當地率全市之先成立浙西南培訓中心,開展全景式、沉浸式、互動式的紅色教育體驗,近3年接待省內外學員、游客60萬余人次,實現經濟收入2.1億元。 慶元縣百山祖鎮齋郎村海拔1250米,是浙江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當年,挺進師在這里打贏“挺進浙閩邊后的關鍵一仗”,打開了開辟革命根據地的通道。如今,當地充分依托紅色資源與生態優勢,深度融入百山祖國家公園核心區保護和建設,推進齋郎軍旅小鎮建設,村民年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 …… 浙西南紅色資源價值轉化基地入選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首批調研基地,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獲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浙西南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和紅色旅游發展組榮膺全國“紅色基因傳承者杰出團隊”……這片紅色熱土上,紅色實踐卓有成效。 紅動麗水,活力澎湃!2021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浙西南革命老區同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和陜甘寧、左右江、大別山等革命老區一道被納入國家政策支持范疇,“紅土地”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新生機。 此后,省政府出臺《關于新時代支持浙西南等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胞愃亍睂掖渭{入政策支持體系,在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中為其他山區地區提供經驗借鑒與實踐示范。 2022年6月,麗水再一次迎來重大歷史機遇:省第十五次黨代會賦予在“兩個先行”全省大局中新的發展定位,明確支持麗水創建“革命老區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 為此,麗水立志為全國革命老區實現共同富裕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率先探路、打造示范:既在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上開展變革性實踐,又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上打造標志性成果,還要在創新引領打造“金色”新增長極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推進老區振興發展,實現人民共同富裕,麗水交出了一份份喜人答卷:城鄉居民收入均躋身全國地級市前40位,在20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中均位居第一。人均GDP、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以及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數等體現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幾項重要指標均位居前列。 秀山麗水別樣紅,先行示范奔共富!立足老區所需、麗水所能、群眾所盼,麗水正不斷探索紅色資源價值轉化機制,構建“紅綠金”融合協調發展新格局,以永做新時代“挺進師”的奮斗實干,打造全國革命老區共同富裕和現代化建設的鮮活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