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58atu"><strong id="58atu"></strong></object><td id="58atu"><strike id="58atu"></strike></td>
      
      
      1. <table id="58atu"><ruby id="58atu"><b id="58atu"></b></ruby></table>

        1. <table id="58atu"><option id="58atu"></option></table>

            首頁 《麗水日報》
            ◎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19 > 弘揚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 新聞報道 > 要聞  正文

            奮力創建革命老區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生動實踐——

            秀山麗水 “淌金”流彩

            麗水網 - 來源: 麗水日報   發布時間:2023-02-14 08:48
            編輯:莫曉鴻 | 責任編輯:葉捷

              紅色本底,綠色為基,金色夢想。

              作為全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麗水努力在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上開展變革性實踐,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上打造標志性成果,在創新引領打造“金色”新增長極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秀麗山水間“兩山”通道更寬,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

              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省“十四連冠”,規上工業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一年引進大項目203個,全年引進高校畢業生6.59萬人……剛過去的2022年,在極其嚴峻的宏觀形勢和巨大挑戰之下,麗水區域經濟發展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賡續紅色血脈,推動紅綠融合。

              麗水率全國之先探索紅色資源轉化利用路徑,在浙西南革命老區被列為全國12個重點革命老區后,自我加壓提出建設浙西南革命老區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目標,實施紅色資源價值轉化規劃、紅色旅游發展計劃、紅色鄉村振興三年計劃,發布全國首個紅色鄉村建設及評價市級地方標準。

              “紅色浙西南、綠色新麗水”,品牌更響,融合更深。圍繞紅色文化融合發展,浙西南革命根據地被納入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烽火浙西南”三部曲沉浸式體驗項目驚艷亮相。至今,全市累計實施76個紅色旅游及紅色文化項目,總投資額達373億元。同時,創建44個紅綠融合發展示范鄉鎮、135個示范村。

              紅綠融合成勢壯大,處州大地生機勃勃。

              革命老區村青田縣禎旺鄉吳畬村,留下“紅軍大碗茶”“布滿彈孔的軍旗”等紅色歷史故事。村里創新紅色文化傳承方式,投資150余萬元沿線建設15個景觀小品,打造“憶苦思甜”研學路線,紅色教育基地接待游客近5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80萬元,村集體經濟年增收30萬元。

              激活紅色資源,放大綠色價值。在凸顯“金色”新增長極的高質量發展征途中,麗水覓得“跨山統籌、創新引領、問海借力”三把金鑰匙,以解決布局不優、動能不強和開放不足等現實問題。

              改革探路,創新實踐,麗水在全國率先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兩山”轉化的有效通道。

              麗水素有“六江之源”美譽,水資源總量達185億立方米,水環境質量穩居全國前列。但是,如何盤活水資源,一度缺少高招妙招。

              2020年,一款以“麗水山泉”為名的高端水產品驚艷亮相。兩年來,麗水以超常規速度實現高效率投產擴能,5個月時間完成統一品牌、標簽和管控標準,8個月時間完成生產基地建設,上馬3條國內領先的礦泉水生產線,投產后將實現年產15萬噸,并獲批2億元“GEP生態價值貸”……一瓶“麗水山泉”,打開了水資源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之路。

              靠山吃山,點綠成“金”。 “麗水山耕”“麗水山居”“麗水山景”“麗水山路”等系列“山”字系品牌,在浙西南崛起,以公共品牌牽引畫好“山水畫”、念好“山字經”、寫好“田園詩”,推動山區群眾走好“共富路”。

              如今,“麗水山耕”產品進駐20余家大型連鎖商超、180家單位食堂,市場銷售拓展至長三角12個重點城市。2022年,“麗水山耕”入圍“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TOP100”,居地市級第一位。

              2022年,全市1889個行政村全部完成總收入20萬元且經營性收入10萬元的省定年度攻堅目標,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14.32億元,同比增長23.11%,增幅全省第一。

              保護與發展,歷來是一道難題。如何破題?麗水市委提出,以“生態就是經濟、經濟必須生態”的理念和要求,推動產業體系轉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創新主導型的新型軌道。

              逐夢高質量綠色發展,麗水經濟發展逐步轉入新賽道。

              在工業重鎮縉云縣壺鎮鎮,良好的生態環境與營商環境,引來世界500強企業德國肖特集團,十年間三次重倉投資,總投資額達16億元,并將醫藥系統亞洲總部落戶壺鎮。麗水用實際行動證明:山區也能搞工業,山區也能引進世界一流企業!

              雙招雙引,強勢發力。2022年,麗水全市共引進億元以上制造業大項目165個,創歷史新高,其中百億元以上大項目1個、10億元以上大項目25個。

              半導體全鏈條、精密制造、健康醫藥、時尚產業、數字經濟五大主導產業集群雛形初具,五年來五大產業增加值增長80.4%,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63.7%。

              2019年以來,麗水先后引進中欣晶圓、晶睿電子、廣芯微等24家企業,培育形成浙江省第二條半導體全產業鏈,總投資額超400億元。2022年6月,麗水東旭高端光電半導體材料項目在麗水經開區奠基,實現全市百億級重大制造業項目“零的突破”。

              新興產業,需強大科研支撐。借助“雙招雙引”戰略性先導工程,麗水先后引進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麗水研究院等“產學研”合作平臺,運用院士團隊等“最強大腦”,推動最新技術與科研成果落地。

              數字經濟,方興未艾。麗水高端布局、高位推動“數字產業”,培育數字經濟新生態,打造高端生態與高端產業融合共生的“數字綠谷”,綠谷信息產業園等“四園一基地”多點發力、勢頭強勁。2022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9%,居全省第3位。

              紅色浙西南,綠色新麗水,金色活力城。

              新技術、新人才、新知識、新模式、新思維,全新生產變量驅動形成山區發展新模式,凸顯經濟新亮色。老區麗水,正積蓄新動能,煥發新生機,以永做新時代“挺進師”的新干勁,鏗鏘有力地邁向共富先行示范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

             

            如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電話:0578-2127345),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