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變化,離不開胡源鄉22名年輕干部的“頭腦風暴”。
胡源鄉是一片革命熱土,6個村被認定為革命老區村,境內紅色資源豐富。2022年,借著建設省級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區項目的契機,胡源鄉選派了22名年輕干部擔任“項目管家”,并根據業務分工、專業領域,將年輕干部分組成立項目專班,全程跟進項目建設。
怎樣把革命老區村建設得更有吸引力,讓更多年輕人來到鄉村?22位年輕干部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總是隨時隨地進行頭腦風暴:“革命館能否增加一個射擊體驗模塊,讓游客在娛樂中感受歷史?”“蠶桑館放一個VR體驗區,感受蠶寶寶的一生,很適合小朋友體驗?!薄拔覀冇小畯埳秸咂邥?,如果能還原一場宋式婚禮,一定很受歡迎”……
年輕干部們不僅有想法,更有干勁。他們一次次打磨設計稿,連一張桌椅的擺放都經過數次調整,以求達到最佳效果。在一群年輕干部的“頭腦風暴”與擔當實干中,招序革命歷史紀念館、紅軍飯堂、蠶桑小型博物館、蠶桑紅綠融合產業園在融合“現代+科技”的理念后一一建成落地。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也有人疑惑:“搞這么多花里胡哨的形式,最后會是一堆‘繡花枕頭’嗎?”然而,隨著項目落地,胡源鄉的紅色旅游就打出了一定的名氣,村民和村集體也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胡源鄉的革命老區蠶桑紅綠融合產業園將傳統的養蠶賣繭轉變延伸為“產、銷、學、展”為一體現代化蠶桑產業,招序蠶絲被、招序黃金綢帶來了產品升級的價值收益,黃金繭還作為2022年軒轅黃帝祭祀供品亮相。
胡源鄉還打造紅妝婚嫁基地,宋韻婚俗體驗、情侶觀光打卡、戶外頒證等特色文化體驗,吸引了眾多游客。去年,胡源鄉舉辦了一場宋婚巡游活動,吸引了4000多名游客前來體驗。這場活動為村集體帶來2萬元的租金收入,還給88位村民提供了臨時崗位。
不僅如此,蠶桑工坊體驗、革命館步槍射擊體驗、紅軍飯堂等項目將給當地帶來更多的實際效益,每年為村民及低收入農戶提供就業崗位125個。同時,胡源鄉的紅色旅游進一步帶動產業增收,每年將創造收入565萬元。
系列項目落地讓革命老區村煥發新活力,也讓年輕干部在實干中提高破難攻堅能力,成為能獨當一面的優秀人才?!斑@段時間,我們走出辦公室,下到田間地頭,深入群眾家中,參與各方協調,在推進項目的過程中深入理解政策,提升了溝通協調、分析研判和處置能力,也激發了我們干事創業的熱情?!焙脆l年輕干部林凡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