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爭精神是包括“浙西南革命精神”在內的所有中國革命精神的重要內涵。傳承紅色基因,必須回顧歷史、聚焦現實,勇于推進偉大斗爭。 一、凝練斗爭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黨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共產黨人的“斗爭”是人與自然的斗爭,是人與社會的斗爭,也是人與自我的斗爭。對麗水黨員干部,永葆共產黨員的斗爭精神,既是使命擔當,更是歷史自覺。一方面,我們有偉大斗爭精神的紅色基因。麗水是浙江省唯一一個所有縣(市、區)都是革命老根據地縣的地級市,革命先輩與浙西南人民在這里歷經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締造了動人心魄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成為麗水最為重要的傳統精神資源。我們有責任一代代傳承紅色基因,接棒紅色事業。另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麗水之贊”,使麗水從“養在深閨無人識”的山區市,歷史性地走到了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最前沿。當前麗水在GEP和GDP轉化效率上還有待提高,生產力有待解放、生產要素仍需集聚,在認識和實踐上還存在“不必轉化、不用轉化、不敢轉化、不會轉化”的束縛等問題。我們要有高度的歷史自覺,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斗爭精神,深入踐行“兩山”發展理念,為探索生態文明建設道路貢獻更多麗水經驗、麗水元素、麗水印記。 二、把握斗爭規律。推動麗水高質量綠色發展,必須準確把握斗爭規律,避免盲目斗爭。斗爭至少有普遍性、人民性、對立統一性等規律。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在要綠水青山還是金山銀山的問題上,我們存在“不必轉化、不用轉化、不敢轉化”的認識誤區,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準確把握斗爭規律。不理解斗爭的普遍性,就不能把自己真正擺到矛盾中去,產生“不必轉化”的消極保守思想;不理解斗爭的人民性,就不能把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斗爭目標,以為群眾只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產生“不用轉化”的“懶漢”思想;不理解斗爭的對立統一性,就會將發展與保護、GDP和GEP簡單地對立起來,做不到統籌兼顧,產生“不敢轉化”的畏難思想。大力弘揚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是為“麗水之干”注魂、賦能、立根,賦予麗水在新時代歷史方位下,在浙江、在長三角、在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新的地理坐標。我們要摒棄任何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理直氣壯地樹立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信念,爭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先導者和模范生,奮力書寫“兩山”發展的時代答卷,無愧于麗水人民的重托。 三、提升斗爭本領。毛主席曾說,“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爭。那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斗爭的?!焙霌P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就要結合工作實際,學方法、練技能、巧實踐。一要善學辯證法、全局法、底線法。尤其是凡事要先作最壞的打算,先想到最壞的情況。從最壞處預防,避免犯重大原則性錯誤,守住基本底線。還要不越紀律紅線,確保干成事、不出事。二要在創造創新、調查研究、溝通協調提高本領。尤其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沉到群眾和問題矛盾中去,兼顧上下左右,多換位思考,避免政策低效、無效。三要在抓主要矛盾、資源統籌、創新引領中推進實踐。我市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方面的實踐典型案例,都從創新中探索出新路來。有的是體制機制創新,如麗水農村金融改革、青田“河權到戶”等;有的是文化服務創新,如遂昌金礦開發利用、松陽傳統古村落保護。積極鼓勵基層和群眾創新實踐,及時提煉行之有效的經驗加以推廣,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對麗水創新實踐“兩山”理念尤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