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胡海峰指出: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必然推動、成就偉大的事業。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加快推動高質量綠色發展,離不開強大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撐。在新的歷史條件弘揚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必須把掌握精神實質作為基礎。 一、艱苦環境下造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什么明知過程艱難、命運坎坷,卻一定要勇往直前?因為他們相信、有信仰,具有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艱苦環境是造就人才的“大熔爐”。只有最能吃苦、最能實干、最能在艱苦環境中工作、最能經得起實踐考驗的干部,才能真正成為后備力量。在艱苦環境的“大熔爐”里,干部不僅要有“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雄心, 而且要有“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思想準備和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實干精神。只有真正扎根基層,立志立德,克服浮躁情緒,摒棄功利主義,才能在艱苦環境中砥礪品質、埋頭苦干、默默奉獻,才能真正體現自我價值??傊?,只有多干事、會干事、干實事、干好事,才能脫穎而出,最終通過砥礪磨練走向更大的人生舞臺。 二、艱苦環境下造就的軍民魚水情。有效組織群眾是做好黨的群眾工作的基礎。革命時期,“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等贏得了群眾。做新時代群眾工作,溝通是基礎,示范是關鍵。一要以身示范,言傳身教。推不動的事情,干部要帶頭干,如果連干部都不主動,群眾更只會邊等邊看,干部帶頭就是最好的示范。任務重的事情,干部要主動干,要學會放低姿態,大事小事跟著群眾一起干,久而久之,群眾會看在眼里、服在心里。二要交流溝通、培養感情。農村有句俗話:“感情到了位,牛肉都可以做刀頭”。為什么現在好話說了一籮筐,十八般武藝用盡了,群眾還是不滿意、不買賬,工作舉步維艱?其根源還是與群眾的感情沒到位。要改變高高在上的第一印象,改變背道而馳的工作方法,換位思考體諒群眾感受。對群眾合理訴求,要及時采納;對不合理的訴求,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明之以法。 三、艱苦環境下造就的領袖身先士卒的風范。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質,也是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勝利的寶貴經驗和政治優勢。粟裕、劉英在歷次戰斗中都能身先士卒、沖鋒在前,表現出無所畏懼、不怕犧牲的革命大無畏精神;軍民上下同欲、萬眾一心,以銳不可當的氣勢,打敗了敵人,取得了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起了一個嶄新的新中國。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是講政治、堅持政治原則的具體體現,是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的關鍵所在。對領導干部而言,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是立身之魂、為官之道、謀事之本、成事之基,是檢驗領導干部愿不愿意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的根本標準,是衡量領導干部真不真心實意為人民謀利益的試金石。我們要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中夠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營造出良好風氣,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 四、艱苦環境下造就的黨鐵一般的紀律。黨的紀律的極端重要性,使黨自成立以來便一貫重視紀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奔訌婞h的紀律和紀律建設,前提是強化紀律意識,充分認識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增強遵守黨的紀律的自覺性;重點是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帶動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嚴起來;關鍵是強化紀律執行,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努力使黨的紀律真正成為全黨同志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遵守的統一的鐵的紀律,從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