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南明湖畔,春意盎然。在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每周四由市委黨史研究室推出的“紅色課堂”座無虛席;在我市各地,幾乎每天都有市民參觀紅色紀念館、重走“紅軍路”,重溫浙西南革命史,回味那段充滿激情的浙西南革命征程;在市內的一些微信公眾號上,每天都有人朗誦、聆聽浙西南革命故事……自我市開展弘揚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活動以來,全市各地掀起了學習熱潮,推出了一系列緬懷革命人物、傳承革命精神活動。
作為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們,不應該忘記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在云和縣崇頭鎮尖坳自然村,我們看到了這樣感人的一幕:70多歲的葉清偉老人不收一分報酬,自愿成為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云和會議”舊址的升旗手。在今年過年時,葉清偉的兒子、女兒帶著孫子、孫女和外孫回家。葉清偉拉著孩子們的手,到三根旗桿下,讓他們親眼見證自己升起了三面紅旗——國旗、黨旗、紅軍挺進師軍旗。 葉清偉以自己的方式追尋紅色記憶,傳承光榮的革命歷史,增進了下一代對紅色文化的認知、認同。這只是傳承革命精神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我市社會各界紛紛開展了緬懷英烈活動,尤其是組織青少年參加各種紅色活動,意義重大?!斑@些紅色基因我會記在心里,將來我們也會有高尚的品質,為祖國為人民做有意義的事?!薄氨禺攤鞒惺姑?,砥礪前行?!薄白鳛榧t色研學路線的小隊長我很光榮,接下去我一定要做好‘浙西南革命精神’傳播者,讓更多的人學習‘浙西南革命精神?!薄谧穼ぜt色道路上,孩子們的心靈受到了洗滌,不僅使他們了解了偉大的紅色文化,筑牢他們內心的紅色長城,更是把紅色精神接續傳承、發揚光大,使他們自覺融入到傳播紅色文化的隊伍里,擔負起歷史交給的接力棒。 如今,那段激情澎湃的歲月已經過去了,但淬煉出來的精神卻永固在這片土地上。從慶元到龍泉,從青田到景寧,從遂昌到松陽,九縣(市、區)的人們沿著革命先輩走過的道路,挖掘塵封已久的故事,讓故事中的精神重新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我們看到,許多鮮為人知的戰斗故事被挖掘出來后,通過互聯網等形式播撒麗水大地,讓人們再次感受到了信仰的偉大。所謂傳承,就是要一代一代講好這些故事,守護、發揚這些精神。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不能僅僅是知道他們的故事,感動于他們的無私奉獻,更在于從他們的英勇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新的發展時代,會遇到新的困難,尤其需要克難攻堅、不畏艱難的精神,尤其需要革命先輩為了理想信念,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對于我市來說,浙西南革命精神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要走好高質量綠色發展道路,就要從紅色故事中汲取心中有責、敢于擔當的敬業精神和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奮斗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是最好的紀念,也是最好的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