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在閩東三年游擊戰爭最艱苦年代,畬族人民作用很大。第一,最保守秘密、對黨很忠誠;第二,最團結?!边@是領導閩東三年游擊戰爭的葉飛將軍,于1987年11月給景寧人民信中的一句原話。景寧東坑鎮傳統畬族村大張坑村村民,無疑是葉飛將軍稱贊的典型。 坐落在大山深處的大張坑村,黃墻黒瓦,古樸而寧靜。村口的百歲老人鐘其花家又一次傳出動聽的畬歌,唱到動情處她還帶著大家一起打起節拍。鐘其花前半生過的都是苦日子,紅軍到來之后,帶領大家打土豪、分田地,生活有了改善的村民越發堅定地跟著共產黨,過上了自由、民主的生活?!肮伯a黨和白匪不一樣,不僅不搶糧食還和我們一起搞生產,我們打心底愿意追隨他們?!币磺鷦偝?,她就給大家解釋起歌詞來。 村民雷偉華家是村里公認的“紅色家族”,一家四代都曾入伍或當民兵。他的曾祖父雷景三于1949年3月帶領村里民兵,配合游擊隊攻占梅歧炮臺,解放后又殲滅土匪勢力被授予“剿匪模范民兵隊”稱號。他的祖父雷宗慶當過民兵,1957年還應邀參加全國勞模大會受到毛主席接見。父親雷玉榮1966年參加過援越抗美。雷偉華自己也曾當過4年兵,退伍后他干過養殖,搞過種植,不少村民在他的帶領下改善了生活。才12歲的兒子也早早受他的影響,向往軍旅生涯,“我希望家里能出個紅五代,讓兒子接受部隊熔爐的考驗,學成本事回來建設家鄉?!?/p> 據統計,大張坑村先后有29人入伍,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各個時期的革命戰爭,和平時期也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光榮使命,被當地人稱為“紅色畬寨”。 “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010年以來,在市農辦和麗水軍分區等單位的幫助下,大張坑村先后發展了白茶、光伏發電產業,村黨支部書記柳小紅說,“如今,村里的白茶基地已經擴大到了260畝,這項產業能給村民帶來戶均3萬元的收入?!贝髲埧哟逡黄诠夥こ桃延谌ツ瓴⒕W發電,二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 得益于村里豐厚的紅色資源,村集體還將原先的人民大會堂進行了承包,由投資人開設了研學基地和農家樂,一到周末這里總是擠滿游客。 今年1月,麗水軍分區的負責人第五次來到村里,和村民代表召開了座談會,面對面了解村里發展的困難和村民發展意愿,“我們一直都秉承忠勇擔當的精神,加上上級的支持,我們一定會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绷〖t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