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田縣萬山鄉萬山村村口有這么一行字:“困難面前,永不低頭!”這幾個字不僅體現了革命老根據地萬山地區幾十年來一直在不斷踐行和弘揚的革命精神,更是當地革命烈士潘香鳳英勇斗爭的真實寫照,這位劉胡蘭式的女英雄在被捕后寧死不屈,用鮮血書寫了一段壯烈的革命傳奇。
1939年6月,中共青田縣委建立了中共萬山村黨支部。后來,潘香鳳的大哥潘博亨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還擔任了萬山第一任交通總站負責人。從此,潘香鳳深受革命思想熏陶,并在革命的搖籃里逐漸成長,她先后加入村兒童團和婦女會。1942年,潘香鳳成為萬山村交通站交通員,1944年5月,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萬山交通總站交通員。
潘香鳳在擔任地下交通員的多年里,工作認真,膽大心細,機智勇敢,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以想象的困難,足跡遍及甌江兩岸和括蒼山麓,從未出過一點差錯,曾多次受到黨組織的嘉獎,被同志們譽為:“常勝的女交通?!?/p>
1947年,敵軍瘋狂地對萬山地區革命根據地進行滅絕人性的“清鄉”圍剿,在斗爭中,潘香鳳不幸被捕。
“當年,敵人在革命根據地到處殺人放火,萬山地區一片腥風血雨。由于潘香鳳及時提供了情報,萬山黨支部大部分黨員、民兵和骨干及時轉移到山上隱蔽。當時,來不及轉移的潘香鳳藏在一位鄉親的產房里,敵人把老人、婦女趕到村里的三角田集中,威逼利誘讓鄉親們說出潘香鳳等共產黨員的行蹤,但沒有人選擇當叛徒。后來平橋口一帶的地頭蛇、浙保四團團長陳曉帆的走狗葉正亞在搜查民房時認出了隱瞞身份的潘香鳳,她終究沒有逃過這一難?!苯衲?0歲的潘林法雖然是烈士潘香鳳的表侄子,但他只比潘香鳳小3歲,當時潘香鳳被捕的情景,他還清晰記得。
潘香鳳被捕后,被押解到溫州市永嘉縣碧蓮區署,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寧死不屈。為了拯救一同被捕的父親潘進益,還有潘金華、潘巖良等12人,她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也是交通員,并將所有事情往自己身上攬,后來有9人因此被釋放。但關于黨組織的具體名單和情況,即使敵人上“老虎凳”,用燒紅的鐵條拷打,潘香鳳從未招供一件事。在一次又一次的折磨摧殘后,潘香鳳傷痕累累,1948年1月13日,潘香鳳在永嘉縣壯烈犧牲,年僅22歲。
“她是真正的英雄!她吃苦耐勞,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指引著我們潘氏后人,萬山后人不斷前行?!迸肆址贻p時當過鄉鎮干部,他始終牢記姑姑潘香鳳的革命精神,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
解放后,青田縣人民政府為紀念女交通員潘香鳳烈士,把烈士遺骨從永嘉縣遷回家鄉,安葬在青田縣革命烈士陵園。青田縣越劇團還把她的革命事跡編成越劇《紅色地下交通員》,在城鄉巡回演出。浙江省婦聯還將她的事跡編入婦女英烈傳。如今,潘香鳳的故事和精神仍在青田乃至麗水、溫州等地廣為流傳,成為一面寶貴的精神旗幟,引領著一代又一代人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