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黨團員“尋訪紅色足跡 傳承革命精神”尋訪活動 閱讀提示 上世紀三十年代,松陽縣大東壩經歷了一場疾風驟雨式的紅色革命。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挺進師在此進行游擊戰爭,打土豪、分田地,創建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發動窮苦民眾開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動。 
如今的松陽縣大東壩鎮,群山環抱,山清水秀,田園肥美,氣候溫潤,宜居養生。但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這里卻經歷了一場疾風驟雨式的紅色革命。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挺進師在此進行游擊戰爭,打土豪、分田地,創建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發動窮苦民眾開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動。 中共竹溪區委、竹溪區蘇維埃政府及中共竹溪團委均在這里建立,這塊熱土成為了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其中,竹溪區蘇維埃政府,是中央紅軍在浙西南建立的第一個區級紅色政權。 日前,由共青團麗水市委、處州晚報等聯合舉辦的青年黨團員“尋訪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系列活動來到松陽縣,記者與大東壩鎮團委組織的12名少先隊員和10名青年黨團員,經歷了一段難忘的紅色之旅。 回首 為浙西南第一個區級以上紅色政權而感到振奮 走進大東壩鎮黨建展館,浙西南革命斗爭的一幕幕歷史,生動地呈現在了人們的眼前。 在展館工作人員圖文并茂的講解下,同學們和青年們重溫了那一段松陽人民為建設根據地、保衛根據地和革命成果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奮斗史。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松陽西南山區的百姓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同樣孕育出了一批優秀兒女。1929年底,以陳鳳生、盧子敬、陳丹山為農民領袖,借助“青幫”之名,組織廣大農民起來反抗階級剝削和壓迫。當時,有“青幫”會眾5000余人,并同時創建了農軍。 1935年5月,當劉英、粟裕率紅軍挺進師進入松陽西南山區后,“青幫”會眾親迎紅軍至安岱后,鄭重提出參加紅軍的要求,渴望得到黨和紅軍的領導。紅軍挺進師在松陽的安岱后、玉巖、楓坪一帶,很快有了群眾依托。 接著,挺進師分兵出擊,鎮反除霸、攻打重鎮。地方政治工作團深入發動群眾,橫掃管區內的敵對勢力。到6月初,松遂龍革命根據地初步成型。 1935年6月上旬,挺進師政委會會議在松遂龍三縣邊境松陽縣小吉村召開。會議成立了浙西南特委,從此,浙西南有了地方最高的中共組織。 公式背村召開黨員干部、游擊隊員和革命群眾的代表大會,宣布成立隸屬于浙西南特委的中共竹溪區委,下轄燕田鄉、黃莊鄉、山徐鄉、橫樟鄉、五部鄉支部和黃南地方支部。 成立中共竹溪區委的同時,竹溪區蘇維埃政府宣告成立。竹溪區蘇維埃政府是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第一個區級以上紅色政權,領導著松陽、云和、龍泉邊境廣闊地域內幾百個村莊人民的土地革命斗爭。 在浙西南革命根據地創建過程中,黨組織重視共青團建設,吸收了一批青年積極分子加入共青團。1935年7月,經中共竹溪區委批準,建立了共青團竹溪區委,下轄8個團支部,有團員百余名。 各區鄉村黨組織和政權及群眾組織紛紛成立,在中共浙西南特委領導下,廣大黨員、干部、團員們,以滿腔的革命熱情,迅速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當中,并積極為紅軍動員、輸送力量。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張照片上寫的標語是什么嗎?”“打倒土豪?!碑斖瑢W們得知,此前只在書本上看到過的打土豪、分田地運動,曾真實地發生在自己的家鄉,紛紛為紅軍為人民的行為而感到振奮。 聆聽 為革命烈士光榮捍衛紅軍秘密的事跡而動容 青山綠水拱衛中的虎山烈士陵園,安息著三位在土地革命時期犧牲的革命烈士英靈。當天上午,同學們和青年們來到這里,瞻仰三位革命烈士——楊林、葉正品、余良根。 1935年8月14日,時任中共竹溪區委書記的挺進師政治連干部楊林,同助手葉正品在位于大陰源中段的老虎坑開展活動時,由于行蹤暴露,被尾隨而至的國民黨反動派浙省保安隊包圍襲擊。 楊林和葉正品退守民房,奮力突圍,但終因寡不敵眾,不幸飲彈犧牲。那時,楊林年僅30歲左右,葉正品約30歲出頭。 敵軍撤退后,老虎坑群眾將兩位烈士遺體掩埋在村邊田坎后的山洞中,在洞口堆積了山石并堅守秘密,這才保全了兩位烈士的遺體。 明媚陽光下的虎山烈士陵園,周圍群山環抱,附近溪水潺潺。短暫的默哀儀式后,學生們帶領著現場所有人,唱起了國歌和少先隊隊歌。 同學們手捧著親手制作的一朵朵潔白的紙花,敬獻在了烈士墓碑前。人們默不作聲,緬懷烈士們的光榮事跡,一股莊重而又嚴肅的氣息,在四周彌漫。 大東壩鎮團委特別邀請了烈士余良根的兒子、88歲的余興奎老人,為大家講述余良根英勇就義前的故事。 1935年5月,紅軍挺進師奉命來松建立蘇維埃。蘊藏在余良根心底的革命熱情,像火山似的噴發出來,他率領革命干部組建了農會、少年團、婦女會和地方游擊隊。同年7月,中共竹溪區委、竹溪區蘇維埃政府成立,余良根被任命為中共竹溪區委組織部長。 當年9月中旬,余良根從安岱后回村的途中,敵兵迎面蜂擁而來。余良根立即將隨身帶的組織名冊撕碎投入溪水中,抄小路潛入青石壩余有洪家暫避??墒遣痪煤?,狡猾的鄉、保長闖入余有洪家,將余良根抓獲。 “爸爸被抓到松陽僅僅九天,什么苦都吃遍了。革命中他接觸了一百多個人,卻沒有暴露一個人,獨自承擔了所有的痛苦?!被貞浧鸶赣H的遭遇,余興奎老人情緒激昂。 余興奎老人告訴大家,行刑前,母親去松陽縣城看望了父親。父親原本健壯的體格,經過九天殘酷的遭遇,已經完全沒有了人形。10月11日,余良根被國民黨反動派十八軍九十四師行刑隊槍殺于松陽草場圩刑場,時年36歲。 “這九天我什么苦頭都吃遍了,犧牲一個人不要緊。你回家后要小心,一定要堅守紅軍的秘密。將三個兒子和未出世的孩子照顧好,你們還有好日子,紅軍終究會回來的?!庇嗯d奎說,這是父親在生命最后一刻對母親的囑咐。 老人的動情講述,讓現場所有人深有感觸,臨走前,同學們齊齊向余興奎敬少先隊禮。 弘揚 為不負浙西南革命精神 而時刻提醒自己 隨后,同學們和青年們前往蛤湖村,了解了共青團竹溪區委書記葉堂星烈士的光榮事跡。充實的活動,讓大家接受了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洗禮。 大東壩鎮中心學校的學生張伊娜告訴記者,是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我們是幸福的一代,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一個積極向上、熱愛祖國的好少年,練就一身本領,長大后為祖國、為人民貢獻自己的所有力量?!睆堃聊日f道。 “大東壩鎮有許多像余良根、葉堂星這樣的革命種子,像星星之火一樣,點燃了浙西南整片紅色大地?!贝髺|壩鎮人民政府青年工作者陳浩鵬說,“我們青年應該向前輩先烈們看齊,弘揚浙西南革命精神,以頑強不屈的精神,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當中?!?/p> “新一代的青年,要感謝革命前輩為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同時更要發揚他們扎根基層,立足自身崗位,進一步開展好工作,不負浙西南革命精神?!贝髺|壩鎮人民政府青年工作者樓海濤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