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58atu"><strong id="58atu"></strong></object><td id="58atu"><strike id="58atu"></strike></td>
      
      
      1. <table id="58atu"><ruby id="58atu"><b id="58atu"></b></ruby></table>

        1. <table id="58atu"><option id="58atu"></option></table>

            首頁 《麗水日報》
            ◎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19 > 弘揚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 網絡大講堂 > 革命故事  正文

            浙西南革命精神·紅色記憶—【革命故事】③

            麗水網 - 來源: 慶元網?   發布時間:2019-07-22 16:51
            編輯:莫曉鴻 | 責任編輯:胡蘊韻

              八角殿戰斗

              1945年5月,奉中共中央華中局電示,中共福建省委常委、軍事部長兼閩中特委書記左豐美,率領以沈宗文為隊長、江作宇為指導員的省委游擊隊80余人,從福建出發到浙江慶元東區,此行的目的是尋找到與中央失去聯系半年之久的中共浙南特委,與特委書記龍躍商談有關聯合之事,打通閩浙地區交通通道,壯大革命力量,發展游擊區。

              福建省委游擊隊在慶元活動期間,多次選派熟悉情況的人員到毗鄰的景寧、泰順等縣打探浙南特委有關情況,力爭早日取得聯系,把上級指示精神傳達給他們。但外出人員均無果而返。福建省委游擊隊到慶元暗訪浙南特委近三個月,卻毫無進展。鑒于所率武裝有限,斗爭環境不宜公開尋找,只好見機行事。于是,游擊隊就駐留在江根、官塘、竹坪、蘇湖、龍溪等地活動,繼續尋找。在此期間,游擊隊廣泛發動群眾,深入群眾,爭取物資幫助的同時,在部分村莊發展黨的外圍組織,開展黨的民族抗日統一戰線工作,在江根成立江根區抗日救國農會和婦女會。

              數月后,仍未能與中共浙南特委取得聯系。1945年8月14日,派出偵察的部隊回來報告:慶元、景寧邊界的張村鄉東川村八角殿開廟會,據說有幾個國民黨鄉長也去趕廟會。左豐美等決定讓沈宗文帶部隊去攻打八角殿,趁此機會,公開打出部隊番號、采取公開活動形式,向浙南特委發出中共福建省委游擊隊在慶元活動,呼喚浙南特委派人前來聯系的信號,同時借此機會進行籌款解決部隊生活、經濟上的困難。廟會當天,游擊隊長沈宗文率30余人,由吳順明等人帶路,沖進八角殿,抓獲國民黨鄉長和景寧縣參議員周某等6人,后途中放回1人回去報信,5人交款后也被放回,而周某被處決。八角殿戰斗后,部隊轉移到魚條際與赤壁山之間的黃連坑駐扎,一面繼續尋找浙南特委,一面讓部隊休整。時值盛夏酷暑,許多人患上瘧疾。吳順明請來草藥醫生吳顯其醫治病員。經20多天的草藥治療,除一姓范的機槍班長病故外,其他隊員全部康復。

              由于遲遲未能與浙南特委取得聯系,福建省保安團又尾追不放,左豐美和省委委員王一平率領游擊隊大部返回福建;沈宗文帶小部隊在慶元,繼續完成長江局和省委交給的任務,爭取早日與浙南特委取得聯系;在慶元活動期間,游擊隊保護群眾,建立根據地,打擊了反動勢力,鎮壓罪大惡極的反動鄉保長、惡霸地主。

             “鐵了心”的畬、漢革命群眾

              引言: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反動派殘忍地鎮壓革命,但這絲毫沒有動搖閩浙邊根據地軍民的革命決心。在殘暴的敵人面前,根據地軍民表現出壓不彎、摧不垮的頑強意志。為應對國民黨的“清剿”,游擊隊員展開英勇的反“清剿”斗爭,面對敵人淫威決不屈服。根據地群眾通過多種方式,巧妙地與敵周旋,暗中支援游擊隊。當敵人重兵“清剿”時,為保護群眾安全,閩浙邊地委及游擊隊及時向群眾做宣傳動員工作,將與游擊隊來往密切但已暴露身份的群眾作疏散、隱蔽等妥善安置。這期間發生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涌現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黃田鎮上大坑是畬民聚居村,敵人稱該村畬民是“鐵了心”要跟共產黨的。在“清剿”中,敵軍包圍了村莊,企圖強迫村民說出游擊隊的行蹤,可畬民們誰也不愿說。敵人抓走畬民鐘維才、鐘維仁,押到小梅,吊打鞭抽、上老虎凳??伤麄儓圆煌聦?。敵軍無計可施,又把他倆押回村莊,并揚言要火燒房子。鐘維才拼命要保護村莊,當行至關門岙時,他突然撲向敵兵,去奪敵人手中的槍支,最后在搏斗中被敵人開槍殺死。敵人見鐘維才如此英勇,村民又如此團結,慌忙退回小梅。

              濟下村(龍濟村)村民李成梅是游擊隊的秘密交通員。在敵人的“清剿”中,李成梅被抓到上源村,遭受老虎凳等酷刑,被打斷了一條腿,但他出獄后仍繼續堅持開展地下交通工作,還把在龍泉簡師讀書的兒子李德(又名李查妹)也培養成地下交通員。

              奔襲曹嶺、小梅

              游擊武裝擴大以后,黨的活動經費和部隊給養發生困難。為了繳獲敵人槍支和物資以武裝自己,游擊隊決定襲擊慶元的曹嶺鄉與龍泉的小梅鎮。兩地僅一溪之隔,位于浙閩兩省邊境,是農副特產和海產品的集散地,貿易繁榮、商賈云集、經濟發達,素有“小上?!敝婪Q。此地區有國民黨重兵把守。駐守小梅的是縣特務行動大隊,裝備齊全,武器精良。若不選擇調防時機巧襲,游擊隊恐難成功攻占此地。

              1947年9月26日,陳貴芳、張翼率領游擊隊130余人,在200余民兵和群眾配合下,從崔上出發,悄然向曹嶺方向行進。行動之前,地委總交通程宗波帶地下交通員到曹嶺、小梅兩地,經過周密偵察獲得情報:敵人防守力量雖強,但內部爭權奪利,派系斗爭激烈。交通員還打探到,9月26日是小梅縣特務大隊調防龍泉的時間,而接防的部隊尚未確定,小梅守軍不足,防御空虛。地委決定利用9月26日(農歷八月十二日)當地群眾趕墟時機,奇襲小梅鎮。這一天,陳貴芳、張翼、葉風順、池云寶率領20余名游擊隊員化裝成調防的國民黨正規軍直抵鎮內。張國榮等組織十幾個便衣,裝扮成趕集農民混入集市,預伏在重要襲擊目標周圍。130余名參戰的游擊戰士與200余民兵、群眾埋伏在通往曹嶺、小梅的制高點和隘口,切斷曹嶺鄉公所、小梅鎮公所、警察所與外界的電話線路和交通通道。僅半個小時,游擊隊沖進敵縣自衛隊駐地俘36人,于鎮警察所俘16人,并當場處決反動警察所所長,繳獲長短槍17支。游擊隊全體進鎮內,沒收三家商號的財產,繳獲布匹3300余米,籌款1.2億余元(舊幣),在曹嶺破倉分糧數千擔。繳獲品除游擊隊留足自用外,悉數就地分給群眾。

              地委分析,打了曹嶺、小梅之后,敵人一定會來報復。為了把敵人引出去,保護根據地,決定兵分三路:地委書記陳貴芳在周維權等人護送下,將繳獲的巨款送往省委并向省委匯報工作;張翼、葉風順、池云寶率領游擊隊主力100余人,持槍突破國民黨防線,到建甌、政和、壽寧等外圍作戰,以牽制敵人,相機繳槍籌款,擴大游擊隊,開拓新地區,減輕崔上一帶游擊根據地的壓力;留程宗波在崔上一帶領導群眾堅持斗爭,觀察敵情,接應陳貴芳。

              薦坑廟岙戰斗

              共產黨游擊隊頻繁活動引起國民黨反動派的極度恐慌。慶元保安隊胡中隊長為擴大自己的勢力,加緊與福建保安大隊吳大隊長勾結,四處騷擾,破壞群眾關系,秘密抓捕游擊隊交通人員,進行刑訊逼供,殘殺革命群眾,強迫邊境地區小村的居民并入大村住,搞得家家不得安寧。

              為了維護群眾安寧,張翼率游擊隊決定使用“引蛇出洞”計策,打擊胡、吳的反動氣焰。游擊隊到薦坑村殺了保隊附吳某家的豬,又故意放走吳某。果然,吳某直奔舉溪(今月山)去向胡中隊長報告。游擊隊估計敵軍聽了報告一定會前來“進剿”。游擊隊擬定兩套方案迎擊敵人:若敵人部分出動,就將其殲滅在中途;若敵人全部出動,就抄近道至舉溪端掉敵人的“老窩”。游擊隊一面安排人員到薦坑村廟岙設下埋伏,一面派出交通員吳和宣、吳和鐵等人到舉溪村對面的山上監視敵人。此時,國民黨慶元縣常備獨立中隊60多人由分隊長陳寶堂(國民黨慶元縣長陳國鈞之侄)率隊直奔薦坑。交通員見狀,即刻趕回報告。張翼下令,執行第一套方案,將敵人消滅在中途。當敵軍進入伏擊圈后,游擊隊開火。敵人見中了游擊隊埋伏,拔腿逃命。此戰斃敵1人,俘敵3人,繳獲長短槍6支、子彈千余發。游擊隊分隊長陳寶堂負傷。戰斗中,游擊隊因機關槍發生故障不能發射子彈,讓大部分進犯之敵逃跑了。

              馮家山事件

              1948年9月,游擊隊在龍溪鄉馮家山村秘密召開農民骨干會議,被村里以教書為掩護的國民黨特務楊某偵悉。他趁人不備,偷偷跑到舉水向胡中隊長告密。胡即刻帶領保安警察中隊悄悄前往,包圍了馮家山村。由于事發突然,游擊隊員雖然脫險,但參會的農民骨干被抓走15人。他們被分別關押在西溪、舉水兩地。敵人想從這些農民骨干身上找到游擊隊“線索”,給他們施以“上老虎凳”“吊打”“灌辣椒酒”“用香火點焚”“竹片夾大拇指”等酷刑,但農民骨干們毫不畏懼,并未透露半點信息。

              第二天,敵人把吳元炳、吳元禎、吳元裕、吳元亮、吳元李、吳萬炳、吳錫康共7人押送慶元縣城監獄關押。后經游擊隊與村民共同努力,籌得錢物,才把他們保釋出獄。時稱“馮家山事件”。

              “馮家山事件”體現了當時軍民團結一心、一致抗敵的決心,也充分表明了游擊隊員深厚的群眾基礎。

              出擊竹新鄉公所、奔襲橫坑頭

              8月16日,陳貴芳率領游擊隊20多人,在崔上等周邊村80多名民兵的配合下,趁夜幕降臨時候,出擊竹新鄉公所。竹新鄉公所駐地時為竹口鎮,是慶元北部重鎮。游擊隊要在閩浙邊站穩腳跟,必須掃除反動據點的障礙。游擊隊進入鄉公所,俘虜國民黨鄉長、鄉隊附、警察所長,繳槍20多支。在群眾指認下,當場處決了反動鄉隊附趙某某,而對群眾反映較好的鄉長范作霖,經教育后釋放。巧襲成功后,破倉5間,分糧1500擔,拿出部分糧食賑濟饑民其余運回部隊。

              竹新鄉公所戰斗結束后,游擊隊乘勝襲擊龍泉的橫坑頭鄉公所。游擊隊乘勝直奔龍泉、云和一帶,一面發動群眾,一面著手開辟新區,并再次與處屬黨組織取得了聯系,為加強兩地間的溝通、合作,從處屬特委帶來雷聲、雷公、雷英3名交通員到閩浙邊地委工作。

              來源:慶元網

             

            如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電話:0578-2127345),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