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蓮都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趙加慧
在中共組織的幫助和推動下,浙江省政府頒布了以中共《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為基礎制定的《浙江省戰時政治綱領》(簡稱《綱領》)?!毒V領》的頒布實施,使抗戰初期的浙江有了一個國共兩黨共同遵循的政治基礎, 為推動浙江抗日救亡運動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支援皖南新四軍抗戰,經省政府同意,在溫州、平陽和麗水等地設立了新四軍辦事機構。經中共黨員建議,浙江省政府號召全省各縣建立戰時政治工作隊(簡稱政工隊),其隊員多為中共黨員。由于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政工隊成了動員、組織民眾抗日的重要力量,是浙江“戰時政治進步的表現之一”??箲鸪跗?,浙江抗日救亡文化運動蓬勃發展,在浙西南,各種救亡團體、報刊和書店大量涌現。1939年2月,在中共浙江省委的協助下,散落在閩浙兩省的臺灣同胞組建的“臺灣義勇隊”在金華成立,其隊員一度發展到200余人。它以浙江為基地,活躍在東南各省,宣傳和動員民眾參加救亡,為抗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發展戰時經濟,增強抗戰實力,中共組織通過統戰關系,先后向省政府提出一系列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工作建議:建議將云和、龍泉、遂昌三縣從省民政廳劃歸省建設廳管轄,列為“戰時經濟建設實驗縣”,并推薦進步人士擔任縣長;建議建立麗水太平、云和小順、松陽古市、遂昌大柘、龍泉八都、慶元竹口、青田???、宣平曳嶺等八個“特約戰時經濟建設實驗區”;建議在省建設廳內設立“戰時合作事業管理處”,下設省戰時合作工作總隊和合作事業促進會,在浙西南十縣建立合作工作指導室和合作工作隊。 這些建議經省政府同意后實施,中共組織通過省建設廳,先后分數批將數百名中共黨員、進步青年派往各縣開展抗日救亡工作。這些中共黨員、進步青年以鄉村建設指導員、政工隊隊員、合作工作隊隊員、民眾教育館館員等公開、合法身份,宣傳實施《綱領》,激發了浙西南民眾的抗日救亡熱情;數萬青壯年參軍上前線,壯大了抗日武裝;民主選舉鄉保甲長,刷新政治、改革鄉政;推行二五減租政策,減輕了農民負擔,調動了農民參加抗日救亡的熱情;開展了農村合作事業,擴大了茶、棉、桑、油桐、麻等經濟特產的生產,發展了農村經濟建設,增強了抗戰實力,提高了農民收入。浙西南中共組織抓住國共合作機會,積極開展工作,有效地促進和推動了各地的抗日救亡運動,使浙西南出現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民抗戰”的群眾性抗日救亡高潮。通過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中共組織自身迅速恢復、發展、壯大。 1938年5月,中共浙江臨時省委決定,浙西南各地中共組織實行統一領導,中共浙西南特委改為中共處屬特委,撤銷浙南特別工委,所屬組織劃歸處屬特委領導。至此,堅持浙西南革命斗爭的紅軍干部與外地知識青年干部會合,不同組織系統的中共組織統一到處屬特委的領導之下。處屬特委機關駐龍泉縣水塔村,麗水城內的工作由特委委員張貴卿、周源等負責。臨時省委在麗水城內設立了新四軍駐浙江辦事處,開辟了從麗水到皖南的交通線路。此后,麗水和上海、溫州等地的抗戰物資, 經麗水輸送到新四軍部隊,許多中共黨員、進步青年通過新四軍駐浙江辦事處介紹,奔赴皖南、延安投身抗日救國。 在國共合作抗日中,國民黨頑固派不斷掀起反共逆流。1938年10月,國民黨頑固派襲擊、查封新四軍駐溫州通訊處,逮捕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長謝文清等7人。為避免再遭損失,省委主動關閉設在麗水的新四軍駐浙江辦事處。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制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動方針,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在浙西南,國民黨頑固派查封進步書店,捕殺共產黨員,中共組織從原來公開和半公開的活動方式被迫轉入地下活動;身份有所暴露的中共黨員被迫從政府機關和政工隊等抗日救亡團體中撤離。 1939年3月,根據眾多機關、企事業單位撤到浙西南,浙西南逐步成為浙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浙西南的抗日救亡形勢還處于發展階段的情況,為更好地領導全省黨的工作和抗日救亡運動,中共浙江省委領導機關從溫州遷駐麗水城內,并建立多處秘密工作、聯絡機關,開始在麗水城領導全省黨的工作和抗日救亡運動。4月2日至3日,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身份視察東南抗日前哨工作的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周恩來,到麗水視察抗戰工作,視察了位于云和縣小順的浙江省鐵工總廠,為工人作抗戰演講,激發了浙西南民眾的抗戰熱情。4月5日,浙江省委領導成員從麗水出發到金華聽取周恩來指示。周恩來向浙江省委傳達了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對黨在浙江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周恩來指出:浙江黨的組織經過 1938年的大發展, 今后要加強鞏固工作。雖然也要繼續發展,但鞏固重于發展,質量重于數量。對來歷不明、政治面目不清的黨員要進行審查,嚴防國民黨特務和漢奸混入黨組織。同時,要加強黨員教育,培養軍事干部,派他們到淪陷區去工作。省委將周恩來的指示以《關于學習貫徹周恩來同志指示的決定》發到各地,對全省黨組織提出新的工作要求。省委在麗水先后召開了全省宣傳工作會議、全省婦女工作會議,籌備了全省組織工作會議、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與關押在上饒集中營的同志建立了秘密聯絡。 浙西南成了浙江抗戰的大后方,又一度是中共浙江省委的機關駐地,因此浙西南也成了中共中央東南分局、新四軍軍部在浙江的一個重要工作地區。東南分局設有專職政治交通員,負責與浙江省委的聯絡,并給浙江省委配備了電臺及電臺技術人員。省委將電臺架設在龍泉老區,由處屬特委具體負責使用、保護和傳送電文。 1939年4月11日至13日,中共處屬地區代表會議在龍泉召開。會議聽取了特委書記張麒麟關于形勢和任務的報告,總結了抗戰以來處屬地區黨的工作,部署了今后的工作,選舉張麒麟、周源、傅振軍為出席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這是民主革命時期浙西南唯一的一次全區黨員代表會議。1939年7月,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平陽召開。處屬地區代表張麒麟、周源、傅振軍出席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劉英代表省委所作的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以劉英為書記的新的浙江省委和出席中共七大的代表。 通過開展抗日救亡工作,浙西南中共組織自身得到快速發展。到 1940年 6月,中共處屬特委下轄龍泉、遂昌、江(山)浦(城)、云和、慶元、麗水、青田七個縣委,宣(平)遂(昌)湯(溪)、景寧、松陽三個縣工作委員會,宣平、縉云兩個縣特別支部,共12個縣級組織和浙江省鐵工總廠黨委,下屬26個區委 5個分區委 200余個支部,黨員人數從1937年的1219人發展到1940年的4888 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