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蓮都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趙加慧
八、挺進師在閩浙邊行動第四時期的情形及其所得的經驗教訓(從臨時省委成立即1935年10月革命紀念日起至1936年7月為止) (一)當時所處環境及經過情形 閩浙邊臨時省委成立后,除將閩浙邊整個干部重新配備、部隊重新整理、工作重新布置外,當時決定省委暫時隨挺進師行動一個時期,待浙西南工作布置完畢后,省委的位置應放在閩浙邊泰順、平陽、福鼎、瑞安之間,以便指導閩浙邊整個工作。此時,進攻浙西南之敵已集結于龍泉、遂昌、松陽、麗水之線,在那里大開其所謂“剿匪”勝利之祝捷大會,我們以一晚兩天的急行軍,通過了閩浙邊一師以上兵力的封鎖線,而一舉占領了瑞安屬之杉[珊]溪鎮。當時所得的情況是:(1)浙西南基本地區稍受損失。(2)黃富武同志被捕,但部隊的實力大部分仍然存在。(3)洪家云同志等尚在龍泉、遂昌等邊境行動。(4)群眾斗爭的情緒仍然很好。(5)浙東部隊依然活躍于大盆[盤]山一帶?!璠臨時省委]則決定挺進師應從速集結自己的部隊,打擊進攻閩浙邊薄弱之敵,并迅速的回到浙西南行動,臨時省委則暫隨挺進師行動。會議結束后,則在泰順、慶元、壽寧、松溪間行動了二個月光景,發動了數縣的群眾,恢復了不少的組織,并繳獲長短槍百余支。此時十八軍有向兩廣開拔的消息(兩廣事變快要到來的時期),于是決定挺進師全部回到浙西南行動,省委位置于泰順、福鼎、平陽。茲將此時的情形,分別的摘述于下: 1.挺進師之部隊由粟裕、謝文清、許信焜、張友昆、趙春和、張文碧等同志率領,迅速的回到浙西南,集結部隊與恢復該地工作(此時原在浙西南行動之主力依然存在),并以文*、信焜、春和、文碧等同志組織政委會,以信焜同志為書記,粟裕同志為隨軍省委代表,將該地工作整理完畢,部隊集結好了以后,粟同志應率特務連經宣平、麗水、永康之線(這些地區原已有了工作)進到浙東(如仙居、永康、縉云、武義之間),檢討與重新布置浙東特委的工作,然后南下回到省委所在地。于1936年3月間,挺進師勝利的占領了龍泉屬之住溪鎮及遂昌屬之王村口。當時群眾的斗爭仍然如昔,二、四縱隊及廣浦獨立營依然存在(此時十八軍正開始調動),浙西南基本地區的群眾堅決的要求挺進師再不要走了…… 2.臨時省委與挺進師分別后,只帶了一個特務班,有短槍六支、長槍二支。當時的敵情,福鼎有第九師的一個團及閩保第四團,在平陽方面有浙保第四團,在泰順方面有保安十一大隊等。此時省委的中心任務,是以全力整理與建立福鼎、泰順、鼎平及瑞、平、泰的工作。約一個半月的光景,各地組織均已普遍建立,廣大群眾業已發動,但進攻我們的敵人,隨時以連排甚至以班為單位分散行動,專門壓迫群眾屠殺工農,搶糧迫債,無所不為。省委工作人員和特務班只不過二十幾人,大部都是赤手空拳,然而廣大群眾在敵人不斷壓迫下,真是忍無可忍了,于是不斷地要求我們配合他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群眾有梭鏢、土槍之類,斗爭精神很好)。經我們多方的考慮,認為配合群眾力量,采取埋伏側擊的戰術,選擇有利的條件,是可以給進攻之敵以打擊,并決定首先就要打擊第九師(因為第九師的牛皮最大,說他一連人可以消滅全福鼎的游擊隊及共產黨),因此第一仗就擊潰了第九師的二個排,繳獲輕機關槍一挺,步槍數條,解決戰斗最多不過三十分鐘,我方只一特務班政治委員周兆坤同志犧牲。此時群眾的斗爭情緒較前更加高漲,并到處傳播,說七軍團到了很多的便衣隊;此時部隊中得到了一挺輕機關槍,真是如魚得水般的高興和快活。接著又一次戰斗,除將敵人便衣隊一排全部擊潰外,接著擊潰了浙保四個連。此時這個小小的特務班,已擴充成特務隊了(群眾名之為七軍團的駁殼隊),于是進攻我們之敵固守堡壘,進攻轉到防御。臨[時省]委根據當時的環境,除組織直屬工作突擊組,分到各地區去切實的幫助與指導各地工作外,并決定普遍的巡視各縣工作,由瑞、平、泰轉到福鼎、鼎平各縣,同時在戰斗中已將特務隊擴充到教導第一團和第二團(時間約三個月光景)。此時,鑒于整個形勢的轉變,兩廣事變已發生,閩東、浙西南特委及挺進師亦毫無音訊,于是除寫信給閩東、浙西南及粟裕同志等約其到閩東開會外,并將分開后省委工作的現狀告訴他們。此時省委布置了浙南浙東南及閩浙邊整個工作后,則率領教導第一團,由鼎平,到瑞、平、泰與霞浦、福安一帶巡視與布置各該縣的工作,并求得早日與閩東與浙西南諸同志召開臨時省委會議…… 當挺進師陸續回省委后,前后爭取了十幾次的勝利,繳[獲]長短槍四百余支,輕機槍五支,俘虜近二百余。閩浙邊臨時省委第十次擴大會議就在1936年“八一”革命紀念日的前后舉行了。 (二)在第四期行動中所得的經驗教訓總結是: A.在游擊戰爭方面,不但戰術的運用有很大的轉變,而且游擊區域的開展更加寬廣了,差不多溫、臺、處、衢各縣及杭州以南以至蔣介石家鄉奉化附近也有了紅軍的足跡,這不僅震動了整個的浙江的敵人,而且震動了整個的統治階級。尤其是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勝利。 B.由于紅軍的活躍和實際行動中表現著英勇奮斗、艱苦卓絕的先進行動,不但揭破了國民黨軍閥說紅軍已經完全消滅了等武斷欺騙宣傳,同時在龍泉、麗水、青田、溫州以南,宣平、武義、永康、縉云、金華、義烏、東陽、仙居及浙東數縣,共計不下三十縣的廣大群眾,除了一小部分以外,無不對紅軍愛好,特別是浙南、浙西南及閩浙邊數十縣的民眾,對紅軍的熱望與擁護,確實表現得非常明顯,在某些地區甚至同老蘇區一樣,群眾自動的替紅軍擔任運輸、向導及治療傷病員等,并自動的組織游擊隊,進行分糧和肅反等工作。 C、D、E、F、G、H、I(略) 在敵人絕望的進攻中,證明了浙西南、浙東、浙南的黨和干部以及廣大的紅色戰士斗爭的積極和頑強,它不僅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而且進一步的鞏固了各該地的黨與戰勝了一切困難,而表明了自己是堅強英勇的戰士,同時起了不少的先鋒作用…… 閩浙臨時省委的成立,……迅速恢復了游擊基地,開辟了浙東南的工作,恢復了浙西南的工作,從三百余人的部隊發展到一千八百余人……
|